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资讯 > 正文

我在五通镇守着茶文化

发布时间:2024-07-24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龙国胜在五通茶场。(龙国胜供图)

  □讲述人:龙国胜
□整理:记者何月 通讯员周洪立
我叫龙国胜,是个做茶人,如今的身份是临桂嘉木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合作社前身是“临桂县五通茶场”,五通茶场曾经风光无比,但我被分配到这儿当厂长时已经十分冷清,几近破产。为了复兴茶场,传承茶文化,我想了很多办法,度过了一段艰辛的时光,一些了解我创业经历的朋友曾戏称我是茶场的“光杆司令”。这个外号放在从前会显得沉重,如今我和茶农们经营合作社有所收获,再讲起来,倒可以成为一段笑谈。
在讲述我创业经历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临桂县五通茶场”。五通茶场位于五通镇东南面的五里桥附近,地处丘陵。茶场始建于1957年,刚开始的时候茶、林兼种,由两江林场管辖。1960年,五通茶场迎来发展机遇,被选为电影《刘三姐》的取景地之一。
“草中野兔窜过坡耶,树头画眉离了窝。江水鲤鱼跳出水,要听姐妹采茶歌哟依哟哦……”刘三姐脍炙人口的歌曲《采茶姐妹上茶山》是五通茶场人永远的记忆和骄傲。
乘着“刘三姐”的东风,五通茶场迅速发展,最鼎盛时期茶树种植面积超过600多亩。1982年、1983年,五通茶场所产的茉莉花茶和桂花茶曾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远销区内外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成为当时临桂的出口特产之一。到2004年,五通茶场农旅结合,建设“刘三姐茶园”,茶园先后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回想茶场曾经的繁华,我常常唏嘘不已。因为没过几年,如此风光的五通茶场就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实行改制。当年我接手当厂长的时候,茶场没法发工资,工人们基本自谋出路,茶园更是荒芜,原来连绵的茶山被分租给附近的村民种植桂花树,只余下几十亩茶树荒废在山坡上。
是走还是留?我面临抉择。
最终,我选择留下来。在我看来,复兴五通茶场不仅仅是恢复一方茶园,更是传承一种精神文化。如果我也不做的话,就没人会做了,我不希望它失传。我们的规模可以不做那么大,但必须把茶场保持下来。
2010年10月,我发动周边几户茶农成立了临桂嘉木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八九个村民,资金也不多,所以我们的茶都是由我带头,自己种,自己做,自己零售,我就是想搞点真东西,让村民们有收入,客户也能买到实惠的好茶。
如何做出好茶?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引进好茶种,这是我在成立合作社之前就在进行的事情,安吉白茶、福云六号、云南大叶种……我去往各地调研,发现有适合五通茶场种植的好茶种,我就买回来种植。其次是打理老茶树,如前面所说,曾经几百亩的茶树被砍得只剩几十亩,但我发现,这些长久未被管理的老茶树有一批已被大自然“驯服”,生长成几米高的野生小乔木茶树。察觉这一点的我颇有“因祸得福”的感觉,我决定以不施农药、不施化肥、定时修剪的方法来管理这片老茶树。最后就是我出于个人爱好,平时一有空就进山里寻找新茶种,跋山涉水,风雨无阻,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桂林本地特有的一种野茶品种:宛田大叶茶,又名临桂大叶种,主要分布于桂林临桂、灵川、兴安等地,是优秀的茶叶品种。找到新野茶品种,我喜出望外,自然要珍而重之放在茶场好好培育。
寻找、种植好茶种于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要复兴茶场,单单种好茶树并不够,不做出好产品,不找好销路,茶场依然没有出路。而且那时候五通整体的茶产业主要供销福建、浙江的茶老板,如果一直依赖外地茶商的收购或者代加工,茶场即使发展起来也无法走得长远。
在我看来,五通茶场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茶品。因此,我决定恢复茶场的生产。
2012年3月,我正式推出了清明谷雨茶,这是曾经五通茶场最受欢迎的茶。但因为宣传力度弱、制茶设备落后等问题,清明谷雨茶推出后反响平平。我没有气馁,我在朋友圈加大推广,朋友们纷纷来捧场,经过朋友们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到我,指定要尝一尝清明谷雨茶,其中不乏临桂本地的老茶友。和老茶友一起喝茶、聊茶场往事,通过茶,让我重新连接上与我一样深爱五通好茶的友人,这些同道中人给予了我更多的信心。同年,我研制生产出了五通老树红茶,汤色红浓明亮,口感鲜醇,滋味独具花香、蜜香。
渐渐地,越来越多朋友认可五通茶场的茶。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分别推出鲜桂花窨制的桂花红茶、桂花绿茶。2016年,我尝试做了七八十斤桂花绿茶,一个月不到就卖完了,然后我们就开始做桂花红茶,反响都非常好。这样的成果让我坚定了理念:五通茶场的茶,要做就做好茶,有了品质和口碑的沉淀,利润会随之而来。
经过这十几年的努力,如今五通茶场规模已有200多亩,合作社不仅扭亏为盈,还培育了一批本地优质野生茶,带动周边村庄20多户农民发展茶叶种植、就业增收。
每年清明、谷雨时节,临桂春雨润如酥,五通茶场茶树层层叠叠,绿意盎然,我跟着茶农们一起采春茶,就好像重新回到刘三姐采茶歌里的动人场景。如今,我很庆幸当初选择留下来,我想,只要我们在五通茶场守着,就能有多一处地方感受临桂的茶文化。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874334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