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蓟马虫体长l~1.3毫米,黑褐色,翅淡褐色;卵,肾形,长约0.26毫米,黄白色。若虫共4龄,4龄若虫又称蛹,长0.8~1.3毫米,淡黄色,触角折向头与胸部背面。
为害状:稻蓟马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至抽穗,为害水稻叶片、花器、颖壳及穗粒,成、若虫以口器锉破叶面,呈现黄白色斑,叶尖两边向内卷曲,严重时全叶卷缩枯黄,状如火烧。穗期成、若虫藏匿穗苞,扬花时,转入颖壳内,为害子房,造成空瘪粒。
稻蓟马有趋嫩绿习性、繁殖快、有群居的为害等特点,且虫体小、难发现、前期不易发现,常在局部突发,严重为害。
防治技术
1、防治时期:在水稻孕穗期至破口期的7月1—8日、7月15—25日各防治一次,8月上旬结合稻苞虫防治,选用兼治药剂再防一次。
2、防治药剂:可选烯啶虫胺水剂,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或吡蚜·呋虫胺(星乐蛙),或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
3、注意事项:上述药剂轮换使用,降低抗药性,适当增加药液量,喷湿下部叶片,以提高防治效果;有条件建议统防统治,防止害虫向周边田块迁移。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703/98480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