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镇罗营深藏燕山余脉之间。这几天,下营村的千亩油葵就要开了,村党支部书记孙宝军忙着筹备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忙的不止我们村。”他告诉记者,“全镇20个村都在筹备产业项目,都忙活起来了!”
镇罗营属于深山乡镇,产业基础薄弱。去年,镇里成功申报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干部们随即对20个村子开展大排查大摸底,梳理山水林田湖等资源,寻觅发展路子。一年来,全镇的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63%,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千亩梯田成向阳花溪
驶出京平高速,还要再向北40公里才能抵达下营村。森林漫山遍野,溪流叮咚流淌,村口是大片橙色的萱草花海。
“再过半个多月,向日葵就要开了,那才叫美呢!”孙宝军带记者登上一座小山,环顾眺望,梯田一眼望不到头,足有上千亩,一株株油葵正茁壮生长。“这山这水,我们早就看惯了。过去,有本事的人都往城里奔,我们没意识到,风景也是宝贵的资源。”
就拿这千亩梯田来说,早在五六年前就建好了,但主要种玉米、大豆、小麦等传统作物,压根儿没往观光农业上琢磨。直到去年,镇里的干部、高校的专家、建筑院的规划师都来到下营村调研、支招,一幅休闲旅游的新图景才渐渐清晰。
思路一变,发展的路子迥然不同了。今年春天,村里在千亩梯田上播撒油菜籽,给乱糟糟的排水沟铺上鹅卵石,岸边撒上草籽花种。
春播油菜,夏种油葵,都是金灿灿的花儿。起初,村里想给景点起名叫“黄花谷”,几位设计师听了直摇头:“不如叫‘向阳花溪’,更有含蓄之美。”
头一次试水,村里本想低调些,没做什么宣传。向阳花溪挨着平程路、平关路,都是通往郊区的主干道,驾车经过的游客一眼就能望见满山流金。泊车赏景,带娃放放风筝,还能买些土特产。自带流量的油菜花海就这样,凭着口口相传在社交网络上火了一把。今年“五一”小长假,村里每天迎来2000多名游客,还紧急从镇上调来10辆观光车。
●小山村建起植物工厂
桃园村在平谷区的最北端,隔一个山头就到密云。村如其名,安静美丽,可就是地无三尺平,家家户户的收入都靠几亩果园,直到去年仍是集体经济薄弱村。
出路在哪儿?正当大家苦苦寻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村子的山泉水中钡元素含量丰富,达到了医疗钡水的标准。恰好“第一书记”温海峰是来自市农林科学院的副研究员,跟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思路就这样确定了下来:利用废弃厂房建植物工厂,生产功能性蔬菜。
在深山投资建厂并不是个轻松的决定。除了气候、水源等自然禀赋之外,合作方还被村里的效率和诚意所打动。仅用108天,桃园村的植物工厂就建成了,负责运营的公司也同时成立,村集体占股45%,市农林科学院占股20%,问菊农科公司占35%。
走进植物工厂,一共七层生长架,蔬菜的根系泡在营养液中,叶子绿莹莹,光是生菜就有20来种。除了生菜,3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里还种了芝麻菜、罗勒等。如今,工厂已经与海淀、顺义等地的高档餐厅签下订单。就拿奶油生菜来说,生长到50克就会被采收下来,插在亮晶晶的玻璃瓶里送往餐厅,论棵卖,作餐前沙拉。别看工厂不大,却极其省地省工。据统计,这里年产蔬菜1.5万公斤,相当于50亩土地的产量;除专家之外,干活儿只需一两个工人。
●村企合作反哺养老驿站
西峪水库东岸,上镇村的湖畔耕读园景色秀丽。这里连水库、衔青山,一株株老核桃树姿态各异,阳光透过茂盛的枝叶,被筛成点点金斑。耕读园不仅为游客准备了天幕帐篷,还有萌宠乐园、射击、农耕课堂等不同项目。
这里本是一处160亩的废弃核桃园。“从前,青皮核桃一成熟,村里的老人都愁得慌。”上镇村的刘小菊告诉记者,种核桃最费工,得爬树采收,还得剥皮晾晒,产生的废水、垃圾也不好处理。“这么费事,一斤核桃才卖两块五。”
去年,村两委干部分片包户,动员110多户村民流转土地。湖畔耕读园以村企联建的形式落成运营了,村集体有了每年25万元的保底收入,若是经营得好,几年后还会另算分红。
上镇村的老龄化率很高,全村共有500多位老人,占总人数的42%。为老人送餐、建活动室、日常照料,样样都需要资金。湖畔耕读园等项目的部分运营收益,会用于补贴养老设施。以养老驿站为例,入站老人只需缴纳每月800元的费用,远低于市场价格。此外,耕读园还为上镇村提供了80多个专兼职就业岗位。
镇罗营镇党委书记康旺枞介绍,目前,全镇共有101宗地块可用于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项目79个,新引进企业90余家。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571万元,同比增长63%;游客同比增长400%,特色产业增收20.8%。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6149841/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