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合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系统性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努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一、注重由点向面延伸,建设全域美丽乡村。突出抓好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重点的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7.8%。一是全域规划。将村庄分类细化到自然村,全市16780个自然村初步分类为:保留类自然村9650个,搬迁撤并类自然村6894个,新建居民点183个,其他类(尚不明确)53个。已完成及正在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行政村433个,明年底前将所有有条件有需求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二是分类整治。制定《合肥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规划工作导则》,分别明确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一般自然村、其他类整治提升重点内容。三是全域推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年度确定乡镇政府驻地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任务,全市已完成63个乡镇政府驻地“两治理一加强”任务,累计建成639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在建美丽中心村30个,已完成整治提升较大自然村1405个,力争到2025年完成30%左右的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50%以上的规划保留村庄整治。四是建管同步。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农民勤劳之手作用,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通组入户道路、公共场所、亮化等非经营性设施由乡镇或村级组织负责管护。垃圾、污水、厕所等经营收益不足以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的准经营性设施,按照权属关系,由运营企业、地方政府或村级组织负责管护,创新农村厕所管护“一站两体系”,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建立起厕具检查维修体系和粪污清掏及资源化利用体系,构建起市指导、县主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和群众监督举报机制。
二、注重由村庄向室内延伸,用情共建美丽家园。针对部分农户家庭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引导农户围绕“四净两规范”开展排查,自行维护好家庭和院落环境卫生;围绕“四勤两参与”开展宣传引导,逐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一是入户摸排。动员镇、村干部进组入户,对全市1170个行政村17190个自然村57.63万户农村常住农户全域排查一遍。二是分类施策。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分类施策,小问题教育引导群众立行立改;对脱贫监测户、五保户、残疾户、独居高龄户等依靠自身力量一时难以解决的,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乡(镇)、村、帮扶干部”包保服务机制,实行清单式闭环式管理,一户一策,全市共摸排重点帮扶对象864户。成立529个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服务人员3927个,帮扶348户。三是爱心捐赠。针对极少部分重点帮扶对象缺少生活必需品情况,通过爱心人士和结对帮扶单位捐赠方式,组织开展“五小”(小碗厨、小衣柜、小鞋柜、小洗衣机、小热水器)爱心捐赠活动,以暖民心的创新之举,调动社会力量解决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捐赠小碗橱176个、小衣柜139个、小鞋柜118个、小洗衣机44个、小热水器26个,小整理箱等其他物品382件。
三、注重由村域向田园延伸,精心呵护美丽田园。重点推进以“两减量两利用两回收两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大力推进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化使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92.5%、54.1%,2021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6.1%、12.9%。二是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资源化利用。2021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分别达95%、93.2%。三是推进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建成镇、村回收网站895个,2021年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80%以上。四是开展高标准农田及小田变大田项目区环境整治。把高低压杆线整治和杂树整治列为项目建设内容,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管护。
四、注重由表及里延伸,全面唤醒美丽心灵。把调动群众积极性贯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全过程,引导农户自发养成良好习惯。一是强化党组织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村民理事会、乡贤参事会的作用,统筹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农户勤劳之手,鼓励村民投资投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涌现了肥东县长临河镇四顶社区“一会三捐”模式、巢湖市柘皋镇汪桥集村“五老理事会共管”模式。二是树立文明乡风。1155个行政村制定了村规民约、771个行政村推广运用了积分制,累计评选“美丽庭院”15770户、“文明户”5288户。三是培养乡土工匠。降低准入门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村级组织、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担农村人居环境小型工程项目,选择14个具备条件的项目实行以工代赈。
五、注重由环境向产业延伸,繁荣发展美丽经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导乡村变景区、村民变股民、农房变客房,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一是完善乡村旅游接待功能。坚持从有基础、有产业的美丽乡村中心村做起,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美丽乡村中心村达300多个,占中心村比重50%以上。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数4.58万人,游客接待量3273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56亿元。二是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加快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步伐,努力唤醒农村土地、宅基地、房屋等“沉睡”资源,全市“三变”改革村居达1184个,村级经营性收入50万元、100万元以上村分别达531个、145个。三是串点连线建设精品线。以现有美丽乡村中心村、美丽宜居村庄、特色保护村落和农业产业园区、田园综合体为支点,以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分水岭、沿人文古迹等为重点,精心打造10条乡村振兴精品线,形成“生态文创到肥东”“赏花悦木到肥西”“休闲采摘到长丰”“乡村旅游到庐江”“湖光山色到巢湖”品牌。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65667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