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井镇迎来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城市与产业双轮驱动,新动能新业态遍地开花。借产业兴旺的有利契机,石井镇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新路,以整镇推进“五好”试点乡镇创建为导向,通过优产业、兴文化、补短板、美环境、强治理,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前瞻规划,“一张蓝图”绘就底色。对标对表泉州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标准,石井镇以加快建成高质量高标准的乡村振兴典型样板为目标,主动对接泉州南翼新城等上位规划,成立整镇推进领导小组,市领导亲自挂钩担任组长、靠前指挥。石井镇具体抓落实,邀请清华海峡院着手擘画全镇乡村振兴“蓝图”,规划布局“三个中心”(七星湾CBD城市中心、中心镇区文化旅游区、芦青科教创新区)和“四大产业板块”(高新技术、石材工艺、港航物流、文旅服务),打造“石全石美线”“山海共情线”“新旧共融线”等3条乡村振兴示范线,策划生成远景(2022-2025年)建设项目185个,计划投资52939.3729万,其中产业发展9个,计划投资9288万;基础设施90个,计划投资30561万;公共服务87个,计划投资13090.3729万。①“石全石美线”(包括苏内、下房、联丰、院下、促进、三乡、后店),以石材园区提升为抓手,融合石材文化元素,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中植入以增加村集体、村民收入为主要目标的功能配套;②“山海共情线”(包括郭前、古山、社区、营前、和美、林柄、田东、仙景、桥头、奎霞)承载成功文化、渔村文化等“老石井”特色,着力打造成集海岸线、古民居、网红必到“打卡点”的文旅休闲板块;③“新旧共融线”(包括院前、杨山、昔坂、溪东、岑兜、老港、菊江、前坂、西福)涵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非遗文化(高甲源头)、战斗史迹(菊江金门炮战,西福安南同县工委),新科技新业态与传统文化、历史史迹相互碰撞,着力打造有历史厚度、伴随创新发展的活力乡村。
2.聚焦重点,“五个美丽”增添色彩。“五个美丽”创建活动是省市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石井镇推进乡村小节点“微改造”,塑造靓丽“微景观带”和田园休闲路径,让群众生产生活更有体验感、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各村(居)热情度高、推动进度快、成效明显。前期,石井镇已创建48个美丽庭院、15个美丽微景观、7个美丽小公园和1个美丽田园。新策划美丽乡村庭院260个及“五个美丽”项目46个,项目计划投资4106万,其中美丽乡村庭院串线3个,计划投资38万;美丽乡村微景观18个,计划投资1096万;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21个,计划投资1892万;美丽田园 3片,计划投资830万;美丽乡村旅游休闲点1个,计划投资250万。
3.整治裸房,“素颜换装”改善风貌。聚焦农村裸房整治,着力提升农村风貌。今年,石井镇组织全面摸清全镇裸房底数,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意见,立足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先后召开2次大会专题部署,并在每周党政会、村级议事日上通报进度。工作中,采取“分类处置、政策支持、结对帮扶”等创新举措推动落实。包括按照裸房有无土地证(不动产权证)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处置,特别是针对无证无手续裸房,统一委托第三方测量公司测绘并核对土地利用规划性质,在推进裸房整治工作的同时保障不新增卫片;每月2次对裸房翻建专题审批,针对三层以下裸房加层简化审批流程;通过实施“无裸房示范村”创建、推广“裸房贷”、结对帮扶困难群体以及和第三方合作洽谈、签订战略协议,为业主提供保险理赔、专业施工、原材料等优质服务;实施裸房负面清单管理,不整治的裸房不得申请电表、用于出租、办理营业执照等行为,切实保障裸房整治扎实推进。如古山村社会乡贤资助、村级资金兜底,补贴各户15元/平方米;院前村村级慈善基金帮扶裸房困难群体;院下村为裸房户办理“裸房贷”做担保等。目前,石井镇裸房宗数1631栋,已开工621栋,完工241栋。
4.打造样板,“点线串面”造浓氛围。以镇带村晋档升级,工作中涌现了多个“亮点村”“特色村”,包括:①院前产村互动型。院前村坐落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外来人口众多,村集体底子深厚,推动村企融合、新旧石井人融合大有文章可做。我镇将院前作为“党建+邻里中心”首个试点村,吸纳各企事业单位成立“党建+”邻里中心联盟,就村级空间布局、公共服务、长效机制等做了细致的研讨,规划建设的院前邻里夜市、院前街提升、住宅小区等民生项目都已陆续启动,切实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②岑兜文化活化型。岑兜村是高甲戏源头,市镇村合力做出十分有益的探索。我镇以高甲戏文化为设计元素,活化村域闲置空间、规划精品线路,建设岑兜高甲戏主题户外博物馆,策划生成“百年高甲戏”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项目,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传承具有历史厚度的特色文化;③桥头资源赋能型。桥头村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一直以来都是群众“赶海”的最佳去处。立足得天独厚的沙滩、滩涂以及近海岸天然的岛屿,将谋划发展特色的文旅产业和以海鲜干货为主的休闲农业,有条件打造成为新的地域“IP”;④院下乡村整治型。院下村是省级乡村振兴突出实绩村,村域内商业新街提升、休闲路径、排污排水系统和东溪改造等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中。同时,以传统古厝群和华侨名人资源为依托,利用环境整治和古厝活化的方式,将着力打造华侨文化、古厝文化和石材产业文化“一环十景”的传统村落旅游线路;⑤古山文旅融合型。古山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辖区落地成功文化园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和各级政策的大力扶持,石井镇放手投资,通过建设文化旅游活动中心用于文旅项目开发、旅客集散,村集体和村民可发展民宿、商超等模式增收。同时,借“大项目”兼顾“微改造”,通过道路提升改造、党建公园提升、村容村貌整治、篮球场翻新等工程建设,大大提高群众“体感”舒适度;⑥奎霞侨史研学型。奎霞村是省级传统村落,奎霞建筑群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天然的华侨寄托乡愁的历史画卷。通过对村容村貌进行“小节点”风貌改造,打造多个网红必到“打卡点”,并将同滨海沙滩联动起来,丰富滨海风光带游览体验。
5.项目有序,“关键抓手”夯基赋能。2022年石井镇38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19.2亿元,完成进度的77.35%,超时序进度进行。其中老港溪、菊江溪、溪东溪整治以及院小路、镇区主干道改造提升项目是我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目前,老港溪已基本完工,周边人居环境大大提升,沿线群众新增一条田园休闲漫道;溪东溪主体结构已完工,尚余两岸机耕路未铺,菊江溪已完成项目进度的70%;院小路改造施工单位已进场,镇区主干道改造提升的项目部已进驻。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qz/202210/t20221031_603066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