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区晚稻大部处于孕穗到抽穗期,水稻主要病虫在各稻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与上年同期相比:水稻纹枯病持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轻,稻飞虱在桂东南大部、桂东北局部稻田发生相对较重;局部稻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略重,其他病虫持平到偏轻。当前晚稻病虫害处于发生流行盛期,各地要切实做好晚稻穗期稻飞虱、稻曲病等主要病虫害监控工作,确保晚稻生产安全。
一、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一)稻飞虱
1.测灯监测 。 9月中旬以来灯下虫量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统计9月11日至20日全州等37个县(市、区)共诱虫19145头,比上年同期减少79.94%;褐飞虱比例为81.56%,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全州县(5800头)、灵川(3751头)、宜州(1776头)、龙胜(1620头)10天共诱虫12947头,占诱虫总量的67.63%,比上年同期减少71.46%,其中灵川县同比减少达86.01%;其余站点均不到1000头。统计龙州等29个县(市、区)9月21日至25日共诱虫4530头,比上年同期减少80.73%;褐飞虱比例为56.87%,较上年同期(30.09%)偏高。
2.田间发生动态。 目前田间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统计兴业等13个县(市、区)9月21日至25日系统观测田百丛平均虫量282.96头,低于上年同期307.06头。近期大田普查:田间虫口密度同比偏低,桂东南局部同比偏高。百丛虫量一般131~680头,局部高的1010~2500头,桂东北、桂东南个别田块最高达3500头(灵川)、4000头(藤县)、7000头(容县)。
(二)稻纵卷叶螟。 目前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统计全州等18个县(市、区)9月16日至20日系统观测田平均亩蛾量为118.09头,比上年同期增加49.61%;平均百丛幼虫量为7.06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5.45%,桂南个别系统田虫量较高,最高百丛幼虫量钦北210头,浦北88头。近期大田普查:田间发生蛾量同比偏高,幼虫同比稍轻。田间亩蛾量一般24~150头,高的283~814头,桂东南及桂西局部高的1500~2010头。百丛幼虫量一般3~23头,高的50~86头,灵川、钦北等桂东北、沿海个别田块达210头。
(三)水稻钻蛀性螟虫。 以二化螟发生为主,桂东南大部稻区为二化螟、大螟、台湾稻螟、三化螟混合发生。据各地近期调查:枯心率一般0.31%~0.92%,高的1.8%~16%,桂西个别田块二化螟枯心率达22.7%。二化螟亩有虫量15~278头,高的532~1470头,个别田块高达6100头。桂东南(混合发生)个别田块亩幼虫量高达13000头~15600头。
(四)水稻纹枯病。 目前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统计北流等28个县(市、区)9月16日至20日系统观测田平均病丛率为24.92%,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近期大田普查:全区普遍发生,发生同比持平,桂东南发生相对较重,病丛率一般10.2%~39.5%,高的44.6%~100%;病株率一般8.1%~28.2%,高的32.5%~68.1%。
(五)稻瘟病。 叶瘟田间发生同比持平到稍轻。近期各地调查:病叶率一般0.03%~6.7%,高的11.4%~29.8%,个别田块达38.7%(鹿寨)、58.0%(靖西);穗瘟病株率一般0.01%~1.1%,局部高的2.5%~9.2%。
(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较上年同期稍重。桂西南、桂东南、沿海局部稻田发生相对较重,病叶率一般2.37%~29.5%,高的38.1%~65%,桂西南个别田块高达77%~100%。其他稻区病叶率一般0.5%~15.5%,高的20%~40%。
此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白叶枯病、橙叶病、稻胡麻叶斑病、水稻跗线螨、稻叶蝉、稻蝗、鼠害等有害生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二、防治意见
(一)高度重视,继续抓好监测工作。 随着水稻“两迁”害虫陆续回迁,气温逐渐下降、寒露风等气候变化,病虫发生流行将会加重。各地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务必继续坚持田间调查,坚持“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灾害实时汇报”工作制度,及时掌握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等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国庆期间各地要落实专人值班,确保监测到位,预警及时,还要及时处置网络、电话报告的病虫动态信息和防治咨询。
(二)因地制宜,做好防治指导工作。 晚稻穗期应抓好稻飞虱、钻蛀性螟虫、穗颈瘟、稻曲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监控工作。对稻飞虱、蝗虫、稻瘟病等突发性、流行性病虫害,在发生流行初期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并提供技术方案,协助做好群众发动,指导应急防治工作。应急防治要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对口农药,禁止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 ※ ※ ※ ※ ※ ※ ※ ※ ※
继续抓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控工作
当前我区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形势严峻,个别漏防田块受害较重,重发区域主要在桂中、桂西右江河谷、桂南、桂东及沿海地区。幼虫百株虫量平均6.4~9.0头,个别田块高达55~101头;平均被害株率9%~11%,个别田块34%~45%,发生程度同比上年略重。各地植保部门要继续做好监测调查,实时掌握虫情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民开展防治,确保玉米生产安全。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zhyyjgl/t131402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