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21-09-09     来源: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昭示了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憧憬的千年小康梦终于变为现实,这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社会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儒家先哲们曾描绘了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但是,由于缺乏现实的制度基础和条件,小康也只能是镜花水月。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使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小康社会更成为难以企及的奢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希望和力量。中共二大就明确提出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要“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际,探索出一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与把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的战略任务,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如今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和庄严承诺,也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显著优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地决定了党的执政使命和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党对人民和历史的庄严承诺得以实现,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更为巩固,意味着人民对党的拥护和信任更为坚定,本质上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反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中国也只有进入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的,打破了对西方的“路径依赖”,不仅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而且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境界,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人类历史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新篇章,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意味着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意味着中国探索出一条既能取得现代化成果,又能避免现代化负面效应的独特道路,大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已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整体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我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更为坚实和牢固的基础,大大加快了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它突出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同时,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建共享的小康,扩大了全面小康的覆盖领域、覆盖人口、覆盖区域,增强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厚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全面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够如期建成,最重要的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充分证明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也意味着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南方日报)


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08/t20210818_821236.htm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