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武市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创新培育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拓展服务内容、发挥示范引领,逐步形成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发展格局。
一是培育规范并举,整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建立由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组成的协调工作机制,严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市场“准入关”,创新制定产业规模审核制度、面审制度和登记变更承诺制度,将事后监管变为事前指导,为经营主体上好规范发展的“第一堂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243家、家庭农场373家;累计创建县级以上示范社126家,二星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91家;持续开展空壳社清理整顿,共清理“空壳社”675家,变更经营范围96家,移出异常名录38家,合作社转型为家庭农场35家。
二是健全财务管理,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合作社家庭农场财务核算进行规范管理的通知》,健全财务核算管理和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为重点内容,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财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力度。设立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点,由各经营主体自愿选择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或聘用专兼职财务人员进行财务记账。确定农业农村部推介的财务软件为全市农民合作社统一会计电算化记账软件,遴选50家市级以上示范社开展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软件费用由农业农村部门补助50%,合作社自筹50%,探索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有效路径。
三是开展联合合作,联农带农示范效果凸显。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焦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探索以资金、资源、技术、服务为纽带开展合作,通过组建联合社、家庭农场联盟、联合体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产业的共同发展。培育联合社16家,家庭农场联盟1家。灵武市夏能生态农业、泾英等合作社联合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8394亩,形成了设施蜜瓜、芦笋、黄花菜、中药材、设施瓜菜等5个特色农业示范区。沃源犇州、东辉家庭农场等向农户提供奶牛托管服务,为7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托管奶牛1208头,实现奶牛托管分红142万元。阿萨粮油、大秦枣业、冠农种植和大绿叶等主体通过发展电商、寄递、绿色种养技术等新业态,年统一销售农产品6210余万元。全市两类主体年累计解决就业2万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610万元。
四是破解发展难题,金融赋能激发经营活力。坚持以“盘活增值”为目标,破解“融资难”为目的,率先开展农业设施产权确权颁证抵押贷款试点,将日光温室、养殖场、冷储设施、大型农机具及其附属设施等农业设施进行确权颁证,让农业设施有了“合法身份”,让不动的“资产”变为流动的“资金”。截至目前,已为13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办理《灵武市农业设施产权证》,累计发放抵押贷款2190万元。同时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设立风险担保基金336万元,累计撬动发放贷款2100万元,推动两类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和经营能力进一步释放。
五是推广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实现节本增效。始终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动形成“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培育鑫旺、滨河长枣、大秦枣业、同德机械、雄越农牧、家和等116家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构建“市管乡、乡管村、村聚散”的三级智慧农业服务平台,逐渐让农民从“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2021年灵武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2023年又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5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单位和重点任务名单。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408/t20240812_46196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