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早谋划布局。将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建设、再生稻单产提升50斤纳入市委“一号文件”,制定工作方案,将45万亩再生稻蓄留目标分解落实县、镇、村和具体田块。
二是抓实技术到田。印发《再生稻单产提升行动技术方案》,按照“一县一团队,一镇一专家”标准,组织市、县两级共307名农技人员成立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高产示范攻关,指导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留桩高度等关键技术。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00余次。
三是发挥示范带动。开展“稻香杯”品种再生力筛选试验,择优推广内 6优 107、内10优7185和甜香优115 三个优质高产强再生力品种。抓实“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分区域打造再生稻千亩高产示范片7个,百亩示范片9个,30亩以上连片高产示范点80个,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四是强化保障支撑。整合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项目、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在专用品种筛选及配套集成技术示范推广、中稻再生稻耕种防收关键环节给予补贴支持。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8/5/d1b43c2f60774eb1b223f6f028d2162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