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资讯 > 正文

恭城平安:乡村振兴 打造虎溪样榜

发布时间:2024-07-31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虎溪村全景。 俸玉昌供图

  □记者刘健 何月 通讯员俸玉昌
“2018年以前,我们村是很‘糟糕’的。被新选为村干部后,我们痛下决心要改变。于是,大家前所未有地齐心,整合土地种油菜花,来年3月油菜花开了,我们尝试举办第一届乡村旅游文化节。”谈及第一届文化节的开办,平安镇和平村委委员向超云坦言心里非常“没底”,那时候的虎溪村,还是和平村委下辖的一个寂寂无闻,甚至有些落后的自然村。
听到虎溪村要办旅游文化节,向超云准备好了面对质疑,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听到“虎溪村”这三个字的时候,多数人的脸上呈现出一种迷茫神色。
“大家认为我们虎溪村办不好,那我们偏要办好!”向超云心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事实上,“改造”虎溪并不难,近年来,虎溪调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培育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以乡村文化为基底推进乡村文明建设。该村于2022年成功进入广西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成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典范。
“落后村”焕发新活力
走进虎溪村,九曲桥边的荷花随风摇曳,妈带塘畔垂钓者悠然自得,老人在古色古香的祠堂里打牌聊天,孩童在田间追逐嬉戏。曾几何时,虎溪村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落后村庄。
“以前虎溪村一直没什么发展,村干部‘抓瞎’,村民也很漠然。全村上下一盘散沙,自然会落后。那时候出去给人说是从虎溪村出来的,知道的人也都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向超云告诉记者,虎溪村的发展条件并不差,村屯有800余年历史,内有狮子山、妈带塘、仙塘泉等自然风光,亦有丰富的农耕经验和土地。“因此只要全村上下能拧成一股绳,共同谋发展,虎溪村就一定能发展起来。”
虎溪村是如何实现乡村变革的呢?一切要从2018年讲起。
2018年,平安镇政府主导村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选举,一批新的村干部上岗,向超云等人也在那一届当选为村干部。
“虎溪村村民在公共事务上的冷漠是长久形成的,村干部想获得村民信任,把村民组织起来建设村子,不可能动动嘴皮子就够了。”向超云说,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队员决定以身作则,拉来资金完善村庄清洁、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民生项目,把利民惠民落到实处。
“为了让村民们放心和我们一起干,我们经常召开村民会议,以‘围炉夜话’的方式,共商村屯发展,让信息公开透明。任何钱款进出我们都写进账目,让村民知道每笔钱怎么来的,怎么用的。”虎溪村村民小组长向建光说,在村委办公室,账本一摞摞码在桌上,都是村干部这些年来的心血。
事实上,虎溪村村民同样热爱自己的家乡。这些年来,村民自愿捐献土地50多亩供拓宽道路,修建步道、凉亭等公共设施。集资7.6万元建设老年人传统文化中心,为虎溪村营建老有所乐的和谐环境。
心手相连 共筑虎溪村文化繁荣
如今,虎溪村乡村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四届,村屯已成为桂林远近闻名的休闲好去处。在社交平台,有关虎溪村旅游的视频,播放量最高超过300万。
虎溪村的第四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场村民自治精神的展现。从五六十岁的长者到七八岁的孩童,从志愿者到舞台表演人员,村民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角落,他们精神饱满,为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全力以赴。
“这次文化节,我们村志愿服务出工1200多人次。”说到这里,向超云面露自豪。从2018年到现在,每次村子里举办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出工都有1000多人次。
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虎溪村人对村子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村干部与村民们有一个微信群,清淤、拔草、弄花……村干部一在群里发布需求,立刻就有村民响应出动。村民们见事做事,眼里有活,甚至不需村干部多言,村民就自己做了。
“前段时间桂林持续强降雨,我们这儿池塘涨水,当时除了我们村干部、驻村队员在做防汛工作,村民们也自发组织去妈带塘等池塘清理漂浮物。”村主任向建林说。
“虎溪村的自治精神源远流长。”向建林自豪地表示,虎溪村以向氏族人为主,数百年间进士、秀才层出不穷,是村中引以为傲的荣耀。“我们村的分工明确,这与我们世代相传的家风家教密不可分。早在1995年,我们就已经开始倡导移风易俗,提倡红白喜事一切从简,杜绝不必要的物资浪费。”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下,虎溪村进一步清正风气,村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每一位来访者。
“虎溪村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我们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全体村民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向超云表示,“作为村干部,我们有责任继续传承这份精神,保持虎溪村的良好发展势头。下一步,我们要培养和打造一支更加优秀的村干部队伍,为虎溪村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
齐头并进 探索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必经之路,虎溪村也不例外。无论是从“涣散”到“凝聚”的转变,还是探索“自治”的特色模式,背后都离不开产业支撑。
经营一个富足的家园,和守护一个聚居的村落哪一个更值得付出?在大多数村民看来,答案显而易见。
“如今村民搞种植态度大不一样了,以前是村干部‘要你种’,现在是村民‘我要种’,变得积极多了。”向建林说,在此基础上,虎溪村广泛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活动,提升村民发展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稳步提高村民收入。
“以前虎溪村主要产业仅有水稻和部分果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单一。现在我们通过‘村集体+村民+特色养殖’模式,采取自愿入股、共同参与、共同管护的原则,和村民们齐心协力发展绿色产业。”向建林说。
虎溪村以月柿、莲藕为主要产业,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村企合作的方式引导村民优化月柿产业结构,参与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大家开拓新兴产业,以政府提倡、村民自愿原则试验种植油葵、冬瓜、大秋甜柿等农产品。
此外,虎溪村整合和盘活半抛荒连片湿地面积200余亩,因地制宜种植莲藕。并投入资金300万元,对村内景观“妈带塘”“荷花塘”进行绿化、亮化、硬化等升级改造,完善村内观光设施,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位于虎溪村辖区内投资2000多万元的平安镇北面片区月柿提升项目目前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恭城月柿深加工能力和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届时,虎溪村有望成为恭城重要的月柿交易中心。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87759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