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发展 > 正文

创新模式谋发展 “粮+桑”铺就致富路——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聚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强镇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赵化镇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南部沱江沿岸,蚕桑产业发展历史悠久,2023年纳入省级产业强镇(蚕桑)。近年来,赵化镇坚持“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的发展思路,将“粮+桑”产业确定为全镇特色主导产业,聚焦园区建设、产业延链、助农增收等关键重点,用好用活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及各级财政资金,积极撬动社会资本,累计投入1830万元,其中省级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600万元,推动“粮+桑”特色产业升级发展,产业强镇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一、聚焦提档升级,连片打造产业基地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赵化镇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布局“一核多点两环线”“粮+桑”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古木、铁龙、了果、鳌山为核心区,以斗志、鸭池等8个重点村,全镇粮桑园区大小环线),狠抓示范带动和连片推进。自申报省级产业强镇项目以来,拓展建设粮桑产业基地3000余亩,建成“粮+桑”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万亩。二是打造现代化园区。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实施“粮+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行动,累计建成产业道路5.4公里,改造塘库堰3口,提灌设施5处(新建2处,改建3处),蓄水池15口,新建双层大蚕棚10个、小蚕共育中心1个,配套完善基地水肥一体化设施,积极推广智能化、省力化等饲育生产技术。2023年,赵化镇粮桑现代农业园区成功获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三是探索粮经复合模式。结合传统粮食作物生产,探索推广“豆+桑”“薯+桑”等复合种植模式,按照“822”桑树种植规格合理间套粮食作物(桑树栽种规格为宽行8尺、窄行2尺、窝距2尺,宽行内套种粮食和蔬菜),实现耕地撂荒动态清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得到有效遏制。2023年,依托“粮+桑”产业发展,实现大豆扩面4570亩,薯类作物扩面3650亩,全镇粮食产量38662吨,较上年增长2.55%,养蚕数量1980张,蚕茧产量69.39吨,养蚕收入430万元。

  二、聚焦提质增效,加速推动融合发展

  一是积极提升产地加工能力。新建蚕茧烘干储运站1座、冻库1座,年收储能力达300吨。与省内知名服装企业合作筹建缫丝加工企业,目前正在谋划推进缫丝、绸被、服装等蚕丝深加工,推进蚕桑全产业链发展。二是有机结合推进“蚕桑+”农文旅产业发展。依托赵化古镇4A级旅游景区优势,努力拓展“蚕桑+”产业,常年举办古镇文化旅游节、养蚕农事体验、桑园采摘观光、科普研学等活动,打好“蚕桑+民宿+体验”旅游牌,以古镇文化旅游带动蚕沙、蚕蛹、丝绸等“蚕桑+”系列产品销售,积极传承缫丝、秸秆画等“赵化六艺”,不断丰富“沱江文化”“君子文化”“非遗文化”等独具特色的赵化古镇文化。三是推进多元化利用。依托招商引资引进桑枝条处理厂1座,通过粉碎和堆肥处理、降解发酵将桑枝等废弃物制成有机肥,形成“桑枝-肥料-桑树-桑枝”的良性循环,年消化桑枝条1万余吨,产值200万元。

  三、聚焦促农增收,探索优化利益联结

  一是突出抓好龙头带动。引进四川桐欣茧丝绸有限公司,打造产业基地,发展订单生产,带动发展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2个、农民合作社2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15个,构建统一建园、统一技术、统一共育、统一销售加工、分散养殖“四统一分”利益共同体。二是着力优化利益联结。结合生产经营情况,形成“双631”利益分配模式,第一种是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农户和村民小组广泛参与的“631”利益分配模式,即按村集体经济收益占比60%,土地流转村民30%,村民小组10%的比例分红;第二种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订单合作的经营主体蚕茧售价超出保底价(40元/公斤)的部分按20%进行提成,所得收益按村集体60%、土地流转村民30%、村民小组10%的比例分红。三是探索推广增收模式。立足降低成本和风险,全镇探索推广桑蚕“种养分离”模式600余亩,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建设蚕棚、养蚕管理和统一收购桑叶,亩均桑叶销售收入3000元以上。农户负责管护桑园和采摘销售桑叶,既有效解决农村养蚕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规避了农户经营风险,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7/24/1e39da1865e146cbab506d3dafe2c0a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