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也称秋粘虫,是一种危险性农业有害生物,该虫可为害作物多达80多种,目前在我县主要为害玉米,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草地贪夜蛾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嫩茎、幼穗、花蕾等,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如防控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需加强田间调查监测,积极指导农户做好当前秋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一、田间发生情况
今年上半年草地贪夜蛾在我县春玉米上属于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下半年有外地虫源迁入与本地虫源混合发生。据我站近期在安阳、地苏、高岭、澄江等乡镇调查,秋玉米种植时间参差不齐,种植较早的秋玉米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且田间虫态复杂,以1-5龄幼虫为主,主要在玉米心叶内为害,个别田块受害株率高达70%以上,一般虫害株率10-30%;百株幼虫量一般15-40头,高的百株幼虫量75头以上。根据田间调查及近期灯诱、性诱草地贪夜蛾成虫情况分析,预计我县下半年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将中等局部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防治适期:低龄幼虫(1-3龄虫)发生盛期。
二、防控意见
各乡镇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秋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和监测,掌握该虫发生发展动态,治早治小,及早防治。组织发动群众带药侦查,点杀点治,群查群治,达到防治指标(玉米苗期被害株率大于5%)的田块全面扑杀。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开展专业化大面积连片统防统治,防止局部重发田块害虫向外扩散转移危害。将群防群治和统防统治相结合。
防控策略:采取生态调控、理化诱控与适时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全面做好草地贪夜蛾种群动态监测预警,加强大田普查。利用理化诱杀控制成虫种群数量,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注重区域联防和统防统治,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应急防治,科学、有效、及时、有序地控制其危害。因地制宜采取间作套种等农业措施,保护利用天敌,增强农田生物多样性保益控害能力,逐步实现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
(一)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性诱剂、食诱剂等诱杀成虫,能有效减少成虫在玉米上产卵,降低为害。
(二)生物防治:采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蝎蝽等天敌,促进可持续治理。
(三)科学用药: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化学防治宜在玉米播种后三叶期开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在低龄幼虫期及时施药防治。由于该虫主要在玉米心叶及周边嫩叶为害,因此防治方法应以点喷为主,直接对准玉米心叶位置精准喷施农药,避免喷施位置不对影响防治效果,同时力求在低龄幼虫期喷药防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
防治药剂单剂可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复配制剂可选用12%甲维•虫螨腈、16%甲维•茚虫威、4%或8%甲维•虱螨脲、甲维•氟铃脲、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高效氯氟氰菊酯;还可用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多杀菌素、球孢白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制剂。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根据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浓度和剂量进行适量喷洒,避免频繁用药,以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四)摘除幼虫:对于发生面积较轻的田块,可以采取人工拆除的办法降低田间虫口密度,也是对已防治田块进行查漏扫残的主要手段。
注意:使用过的农药包装(瓶、袋),请集中收集处理,勿乱丢乱放,美丽乡村,清洁田园,人人有责。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hc/t187349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