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资讯 > 正文

[安徽] 天长:两粒“米”的产业路

发布时间:2021-07-28     来源:      作者:    

    水稻试验示范基地正在进行从新品种示范到栽培、施肥和植保方法的多项试验;池塘里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别名鸡头米)即将开花结果;农产品加工园里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投产运营。 

    2019年,安徽滁州天长市以水稻和芡实为主导产业,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年来,规划面积19.8万亩的产业园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立足农业基础设施提升、科技创新、产业深度融合、绿色发展转型等内容,重点推动实施十大工程、44个重点项目,全面推动引导形成粮食保障有力,水稻、芡实两大产业互融互促、效益高端高效的种植结构,构建了涵盖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绿色栽培、精深加工、物流商务、品牌营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了种植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 

    优化种植 

    高品质产生高效益 

    打开手机软件,就可实时看到稻田里的水深,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等数据。“水稻种植不仅实现全程机械化,而且还实现了管理的智能化。”经营家庭农场种了10多年水稻的刘延“近两年切实感受到产业园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1600亩水稻有300亩为园区水稻种植试验示范区,开展的试验包括新品种试种、秸秆还田、差异化用肥、植保试验及功能性大米的种植等。 

    天长市白塔湖莲藕芡实专业合作社种植芡实1000余亩,这两年从育苗、移栽到管护均采用标准化方式。“芡实日常管护关键是要控制水质水温,保证水体无污染,在气温升高时及时注水降温。”合作社负责人邵美林说,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带动下,合作社近两年还开展了芡实和黑鱼的混合种养试验。 

    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叶恒田看来,产业园建设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土壤改良、新品种试验、减肥减药,实现种植的优化,进而通过高品质的农产品实现较高的效益,并最终带动全市农业整体品质提升。 

    通过产业园创建,天长市2020年建成2140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进行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等5项籼稻生产优质化调控技术试验示范,并集成示范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等多项技术模式,实施水稻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 

    “实施生产技术示范的第一个好处是帮我们筛选推广了一批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为带动天长优质稻产业发展,提升‘天长大米’品牌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提供了科技支撑。”叶恒田说。 

    承担试验示范任务的刘延算了一笔账:“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能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用量30%,在病虫害高发的关键时间节点使用高效植保无人机进行精准防控,也能降低农药用量30%。仅这两项每亩可节本增效150元左右。” 

    同时,针对芡实种植提质增效,产业园建设了芡实种质资源圃,建成芡实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3万亩,引进并推广“天芡1号”新品种,从水质要求、泥层厚度、栽种密度、不同阶段水深等方面推广标准化种植。 

    “在产业园建设中,我们还开展耕地质量提升,通过肥料试验、地力监测、精准施肥,全面推进绿色综合防控以及秸秆发电、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和农产品品质提升。”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保东说。 

    强化引导 

    形成产业聚集磁场效应 

    推动传统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关键是要让农民步入现代化,并通过平台载体形成产业集聚。 

    基于这一认识,天长市在产业园创建中,首先着力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创新创业孵化,培育重点龙头企业25家,家庭农场16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9家,扶持倮倮米业等10个产业化联合体,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产业园农业主导力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实施了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管理服务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等项目,支持引导土地流转面积近12万亩,占耕地面积近80%,各类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以上。”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孙如银说。 

    其次,产业园重点建设完成了4200亩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升级了产业集聚的重大平台载体,新建完成3.9万亩水稻高标准农田和1.9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等,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支撑。 

    为了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撬动社会投资,产业园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天长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农业发展银行、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贷款进行园区道路管网、标准化厂房及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已撬动社会投资17亿元,吸引了安徽皖垦雪里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茉莉花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争上游水产食品公司等大批企业入驻。安徽奋皖食品公司等一批企业则在等待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成后迁入。 

    “通过打造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升级的强大动力引擎,推进主导产业项目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催生形成了产业集聚的磁场效应,促进了水稻、芡实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建成全市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打下坚实基础。”孙如银说。 

    深化融合 

    由一产独大到三产共进 

    “形成产业集聚,既为延长产业链提供了条件,也必然要求产业融合发展,让不同类型的主体都能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并享受发展的果实。”叶恒田说,产业园要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也需要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实现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卖品牌”转变。 

    在产业园正在规范建设的农产品加工园,入驻企业雪里香食品公司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已建成一期全自动糯米生产线并实现投产,并正在建设二期速冻汤圆、水饺等深加工生产线。“车间糯米粉日产能为150吨,厂区全部建成后将可辐射周边20万亩耕地。”公司管理人员姚鹏说。 

    准备迁入标准化厂房的奋皖食品公司多年从事芡实种植和相关加工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开发出芡实脆饼、芡实糕、芡实饮料、芡实酒等产品。 

    园区天长市圣丰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则不仅从事水果蔬菜的种植,还开发出芡实蓝莓饮料,并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了多功能拓展园,发展起乡村旅游产业。 

    同时,产业园以“融合建园”为理念,将促进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建设提升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交易营销体系,重点聚焦新业态,建成芡实交易大市场,搭建起“旅邮站”“家邮站”电子商务平台,入驻企业(合作社)31家,2020年芡实实现销售5亿元以上,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态势。 

    据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综合办主任徐光明介绍,在三产融合中,为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产业园还建成31公里的沿高邮湖至龙岗文化生态农业旅游环线,打造出芡实特色小镇,并扶持了一批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节庆农业,承办“丰收中国过大年走进安徽天长”、3届千秋剥菓节、5届开秧门农俗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全力推介宣传“天长芡实”“天长大米”,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http://nyncw.sh.gov.cn/xyyw/20210722/4ab06873670541bc824ab352c2259d38.html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