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综述

发布时间:2024-07-17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曹华

  

  天蓝、地绿、水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面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落地生根,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启动国家公园创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奋力答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生态答卷”。

  

  改革创新

  

  厚植生态福祉

  

  7月12日,洛浦县杭桂镇G580国道两侧的沙漠中,一眼望不到头的梭梭林整齐排列,大片的绿色锁住茫茫黄沙,形成一道对比鲜明的风景。

  

  数年前,这里还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沙海,如今,4万亩梭梭林接种肉苁蓉基地绿意葱茏。人们用绿色将流沙牢牢固定,通过种植中药材肉苁蓉,从沙漠中获得收益,探索防沙治沙发展林下经济新路径。

  

  土地荒漠化是新疆生态建设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2023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新疆全面打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一场以防风、阻沙、控尘为目标的阻击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如火如荼展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敢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思路。

  

  今年6月,经过调研,新疆出台支持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九条措施,在生态用水、土地使用权等方面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保障,释放支持企业参与防沙治沙强烈信号。

  

  新疆地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环境遭到破坏,势必要付出极大的生态代价,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永恒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着力建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2018年,新疆组建生态环境厅,跨区域设立6个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

  

  ——2021年,新疆启动林长制建设,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提升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力度。

  

  ——2022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施行,填补了新疆水污染防治综合立法的空白。

  

  ……

  

  一条条改革举措,一个个法律法规,构筑起新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

  

  实践证明,制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度越完善,落实越有力,成效越显著。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下,新疆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全区建立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8个,占全疆面积的10.8%,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撑起了“保护伞”。

  

  建立区、地、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2023年3万名林长累计巡林29万余次,解决林草保护等问题6.4万个。

  

  建立五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3355条河流、121个湖泊分级、分段设置了1.5万余名河长、河段长、湖长、湖段长。

  

  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5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42.8平方公里,首次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

  

  聚焦民生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新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走进特克斯县迎宾大道景观水系公园,喀拉萨依河静静流淌,水面波光粼粼。几年前,喀拉萨依河因为水系不畅通、管理不到位,垃圾乱堆、气味难闻,影响人居环境。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后,新疆开展了整治河湖采砂、垃圾围坝、入河排污口和“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全区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特克斯县对喀拉萨依河进行了重点整治,达到防洪、景观、水系相结合的效果,成为人们游玩的好去处。

  

  “晚饭后我常带着老人和孩子到这里散步,享受水美、景美带来的幸福感。”居住在附近的村民萨·布娅说。

  

  在新疆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高的“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一直是最让人头疼的环境问题。

  

  2023年,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将“乌—昌—石”区域大气环境整治作为自治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承诺“要用3—5年时间彻底解决‘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

  

  承诺是决心,亦是动力。

  

  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展开。调研摸清底数、起草行动方案、协调兵地联防联控、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实施企业冬季错峰生产……

  

  经过一年努力,“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2023—2024年采暖期,区域优良天数比例达68.9%,上升17.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9.2%,下降10.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7.8%,是近10年来“乌—昌—石”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显著的一年。

  

  绿色发展

  

  加快低碳转型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沙漠、戈壁、绿洲交错分布。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要求新疆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采取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疆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绿色公路和工业、能源等产业低碳转型等措施,努力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交通运输领域,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实现营运车辆周转量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降低5%左右。到2030年,全面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工业领域,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重点领域百项重大低碳技术》,积极推进自治区工业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为实现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10月13日,新疆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暨荒漠化综合防治大会,科学谋划推进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综合防治各项工作。新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低碳技术供给能力……

  

  如今,放眼天山南北,绿色发展处处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逐“绿”而行,向“绿”而兴,奋力谱写出新时代绿色发展新篇章。

  

  ■短评

  

  厚植最美生态底色

  

  □代立

  

  沙漠深处稻香四溢、柯柯牙千顷碧浪、阿尔金山万物共生、“乌—昌—石”区域天蓝云净……一幅幅山水可亲的生态画卷,体现了新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取得的可喜成果。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到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从写好新疆治水“文章”,到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新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提供了制度保障,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建设美丽新疆,绿色是最美底色。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革推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守护绿水青山,才能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各族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新疆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xjnynct/c113572/202407/5250af740fcf4c49a4559b95c4a2ac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