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资讯 > 正文

擦亮“稻虾共作”品牌 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发布时间:2024-07-17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上林县三里镇依托境内优质水资源,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

  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稻虾共作”是一种立体循环种养模式,即在稻田里养殖早、晚两季小龙虾,种植一季中稻。水稻种植期间,稻田在无公害环境下产生的微生物为小龙虾提供充足食物;水稻收割后,稻茬为性喜阴凉的小龙虾提供遮蔽环境,有效提高小龙虾质量和产量;小龙虾的排泄物、褪去的壳和残余虾饵料作为天然肥料,能有效增强土壤肥力,提高稻谷产量。

  

  

  三里镇“稻虾共作”水稻长势喜人

  

  2019年,在发展“稻虾共作”特色产业中,双良村投入村级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成立了“稻虾共作”基地,年可出产6000多公斤小龙虾、5000多公斤大米。截至今年7月份,基地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劳动岗位等形式,已为双良村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累计超25万元,带动5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

  

  

  

  三里镇小龙虾喜获丰收

  

  “我以前在外打工赚不了多少钱,现在返乡跟着村里养小龙虾,一年能挣20多万元,还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双良村养殖户蒙大哥激动地说。

  如今,在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下,双良村“稻虾共作”产业规模已发展到1000多亩,其中“百亩大户”5人。

  

  擦亮“稻虾共作”品牌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双良村“稻虾共作”是三里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三里镇立足自身生态优势,以“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稻虾共作”产业规模约2240亩,年产值达2400多万元。

  “我家有4亩多水田租给老板,每亩一年租金是1000元,平时还在虾塘帮忙做工,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梁大姐说道。

  

  

  

  三里镇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随着“稻虾共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基地除了通过土地流转发放租金、吸收当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外,还带动脱贫群众688户以政府扶持资金按股权量化的形式进行合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创业就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目前,已累计发放农户通过小额信贷入股收益金72万元和11个村村集体经济投入分红113.4万元。

  “只有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把感兴趣的群众吸引到产业发展中,‘稻虾共作’特色产业才会有生命力。”三里镇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负责人晏志新介绍,通过把群众带到虾塘,手把手培训“稻虾共作”养殖技术,目前已扶持“稻虾共作”村级经济合作社2家、其它农民组织合作社10多家,培育、扶持2名退役军人成为产业带头人。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如今,“三里小龙虾”已成为全镇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众多县内外客商前来采购,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稻虾共作”的特色产业中。三里镇将继续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通过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86812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