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根基。近年来,彭山区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从农村还耕、建立多级田长制、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多方面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在守牢耕地红线的同时,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近期,在位于彭山区的数字水稻基地内,上千亩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运用,这里不仅全面实现了机械化耕作,通过布设在耕地里的传感器,种植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对耕地水土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控,不仅能监测传输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信息,还能依托物联网技术辅助无人农机,设定其路线参数。
“自从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耕地质量提高了许多,田块更加方正,地也更平整,更利于机器化作业。往年,我们插秧需要花1个多月时间,今年只用了10多天就全面完成了任务,这样可以节约40%左右的费用,我们更有信心把水稻种植好。”彭山区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程淋说,“我们基地共种植水稻1600亩,相比之前,每亩的产量增加了200公斤左右。今年,我们还推广了稻鸭鱼共生的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附加值。”
高质量的耕地能带来更高的收益,过去一年,彭山区新建了6000亩高标准农田。农田内规划了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大大方便了农机作业与用水灌溉,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近年来,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彭山区每年的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作物净收益增加。
有了优质的耕地,也少不了日常的监管与维护。近年来,彭山区实体化运行田长制,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个人,保证耕地保护落到实处。
连日来,在彭山区公义镇欣荣村,村里的田长制负责人正在对自己辖区内的耕地开展日常巡查。通过手机里的巡田APP,他可以规划自己的巡视轨迹,如果发现有侵占耕地的行为,会立即定点上报。“按照上级要求,我们严格落实田长制,欣荣村共划分6个网格,1个网格长,每个网格员一周巡查2次、网格长一周巡查1次,对辖区内的土地进行监管。”该负责人介绍。
“乡村是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的关键一环,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决守牢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责任重大。”欣荣村党委书记刘兴建说,“既要守住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还要想尽办法,力保粮食丰产又丰收。”
据了解,2022年以来,彭山区印发田长制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田长制,设立了区、镇、村3级田长;全面加强巡田,坚决遏制新增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构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机制,实现了耕地连续3年增加。
近年来,彭山区统筹推进耕地恢复补充、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监测流出耕地整改、严格督导执法等耕地保护重点工作,恢复补充耕地1.6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三连增”、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四连降”,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进入全省前列。下一步,彭山区将稳步推进网格化田长制管理工作,确保对各网格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及时总结推广工作过程中探索出的好思路、好方法,促进全区田长制工作整体平稳推进。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7/5/92017328ec184c8f9f1f6435c6d9bda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