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为加强传统地方品种保护利用,提高社会公众对中国起源作物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总站在邯郸市涉县举办了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宣传交流活动。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王全辉、国际交流处处长薛颖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项目官员姚春生出席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及黑龙江、云南、辽宁等省项目专家,我省项目参与部门、相关企业和农户等共计7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实施,示范推动了我省谷子、燕麦等中国起源作物地方品种保护工作,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作物产能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通过挖掘老品种独特优势,传承了传统农耕文化,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活动强调,要持续推进传统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不断创设和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认真总结梳理项目实施的好做法、好机制、好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好模式,在我省其他适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让项目成果不断扩大、开花结果。
活动期间,参加人员观摩了涉县梯田谷子产区、梯田文化展馆、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学习了涉县王金庄农民凿石垒檐、覆土务农,建设旱作梯田系统,发展传统谷子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活动还邀请业内专家分别针对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河北省谷子地方品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的特征与保护实践进行了专题授课。
本次活动的举办,宣传了传统品种保护工作经验成效,进一步提高了科技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合作社等相关利益方对中国起源作物的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相关人员种植地方保护品种的能力。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zwdt/18066083596519055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