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近年来,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把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善村容村貌 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四好农村路”宽敞又便捷,公交车开到村党群服务中心,荒山变成采摘园,村民们的“小别墅”旁盛开着各种颜色的花,生活惬意又舒适……初夏时节,走进新区锦江镇象耳村,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徐徐展开,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我们村比起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净化、亮化以及绿化等都挺好。”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连连称赞。而这得益于村里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象耳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聚焦村庄主干道路、房前屋后、残垣断壁、农户庭院等重点区域,进行树木粉刷、墙面美化、垃圾清理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村里还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作为一名党员,我带动身边的亲人、邻居、朋友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通过入户宣传、微信群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向群众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象耳村党总支书记彭良全说。
为践行“两山”理论,象耳村坚持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大力开展道路硬化、沟渠整治、环境美化“三大治理”,打破了制约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在村党总支带领下,党员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采取“上级补一点、自己筹一点”方式硬化水泥路,畅通出村主路,安装路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同时,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最美庭院”评选、改水改厕、垃圾分类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提升发展软实力。
“下一步,我们村将认真学习‘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以强化基层党建为基础,以创新活动载体为抓手,持续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新举措,夯实环境整治工作成果,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彭良全表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新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卫生清洁与绿化美化结合,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提高标准,突出清理村道两旁、河道沟渠、背街暗巷等重点区域。引导农民群众通过栽植果蔬、花木等绿化、美化庭院。
办好关键小事 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
“经过整治,我们村的污水处理池不外溢了,沟渠内也没污水了,住着舒坦多了。”龙马镇万古村村民谢代琴说。
万古村地处新区空港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全村户籍户数1044户,为了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万古村入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积极开展户厕改造项目。截至2023年末,全村共改厕645户,其中农户自行改造36户,委托施工方改造609户,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3%。
小厕所大民生。万古村推进农村改厕质量规范升级,解决不好用、不管用等突出问题,也深受群众欢迎。“旱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方便又卫生。”“家里有老人,专门为老人加装了坐便,非常贴心。”……在走访的过程中,万古村村民纷纷点赞。
改厕、污水垃圾治理等关键小事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万古村深化宣传引导,转变农户思想,村两委多次通过村民大会、小组坝坝会、村阵地LED显示屏、小组微信群等方式宣传“厕所革命”补贴政策、改厕的意义,让农户充分意识到改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把控改厕质量,村两委分小组负责,到改厕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监督施工质量,确保改厕效果。
经过不懈努力,万古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除了改厕,农村垃圾如何处理也是村民关心的问题。在新区锦江镇锦江里小区,这里定期举办的“环保集市”探索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路子。
废弃的瓶瓶罐罐经颜料装饰就能变成装饰摆件,闲置的各季衣物可以兑换鲜花绿植……在每个区域完成相应的“任务”就可以获得兑换券,1-2张兑换券可兑换多肉小盆栽,3-4张兑换券可兑换中盆栽,5张或5张以上兑换券可兑换大盆栽,也可以选择兑换相应的日用品。
“活动以互动的模式开展,就是希望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知晓环保,让广大社区群众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锦江里小区党支部书记张慧介绍,小区将继续以丰富的活动号召辖区居民践行绿色消费观,节约资源能源,努力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绿色美丽宜居家园。
“为进一步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城乡宜居环境,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我们一直在努力。”新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新区建设2206座“三格处理池+人工湿地”,完成16个行政村建设任务,改善农村周边环境,有效遏制污水直排黑臭蚊蝇滋生的情况发生,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达95%。
与此同时,新区还常态化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村庄清洁行动,以城乡的垃圾、污水、厕所为重点,按照“户分类、村(社区)收集、街道(镇)集中、区转运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区、街道(镇)、村(社区)”三级处理体系,开展垃圾中转站改建工作,完成视高垃圾中转站、青龙垃圾中转站、贵平垃圾中转站、锦江垃圾中转站、高家垃圾中转站、北斗垃圾中转站、龙马垃圾中转站改建,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点升级改造工作,累计完成300余个垃圾分类亭建设,完成1000余个老旧落地垃圾分类点改造,垃圾日产日清,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
下一步,新区将对标“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从农民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入手,循序渐进推进农村改厕,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
健全管护机制 促进人居环境常态化治理
一大早,新区锦江镇毛家渡社区的脱贫户邓玉华就来到负责区域清扫。作为村里的保洁员,邓玉华从事这个公益性岗位工作已经几年了,“眼瞅着村庄变美了,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挺好的”。
设置公益性岗位是毛家渡社区完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一个举措。
近年来,毛家渡社区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社区脱贫监测户中择优选择保洁员,集中培训后负责社区内垃圾铲除、清运等工作,促进就业增收,美化社区环境,一举多得。
“每天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抽空到社区打扫卫生,每天大约两小时,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补贴家用。”邓玉华高兴地说。
为了让乡村人居环境“一直美”,毛家渡社区还积极推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查,一季一评比”的长效管理机制,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村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自觉做好人居环境“门前三包”,逐步实现由“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在农民参与。”新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区一直鼓励各村将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维护村庄环境等纳入村规民约,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锦江镇天宫村的村道旁,一家别致的农家小院十分引人注目。沿着干净的小道往里走,两边是种的一些蔬菜、水果,小院被打理得干净规整。
“我这个小院已经30多年了,我们住起来舒适,舍不得离开。”小院的主人王金泉和老伴一起生活在此多年。古朴小院不算大,却种了很多绿植果树,一串串葡萄、一个个猕猴桃正挂满枝头,栀子花、一串红、兰花等把小院装饰得多彩多姿。
“平时我们就把小院打扫干净,自己住起来舒服,有人来看着也舒服。”王金泉介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更好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的小院也成了很多村民们参观学习的地方。
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是常态化长效保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关键。近年来,新区积极指导各地落实管护清单公示制度,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用好积分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办法,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与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做到建好管好,好事办好。在此基础上,加强村容村貌治理,以庭院治理为重点,指导村民做好庭院内外保洁,清理规范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杂物,适时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逐步实现农家庭院整洁卫生,庭院经济良好发展,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村落2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本达标村17个。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6/14/cad2ca325a22441ca562e99c8697f3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