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内参 > 正文

2024年黑龙江省蚕蜂生产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4-05-07     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目前我省蚕蜂生产工作已全面展开,坚持“五良”协同,发挥科技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蚕蜂丰产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蚕蜂生产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绿色蜂蜜生产综合配套技术

  (一)群势。生产蜂蜜的蜂群(采蜜群)必须健康强壮,每群应有十框(2.5万只)以上的蜜蜂,要有充足的采集、酿造适龄蜂,蜂子比值在2.0以上。每群3张~7张。

  (二)蜜源。选择场地首先要对周围蜜源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面积进行全面调查,确认适宜养蜂,至少要有两种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种花交错的辅助蜜源并且长势良好无虫害,不打药,花前雨水均匀,花期雨量适中,温度适宜;水源充足,地势高燥;交通方便,安全僻静;蜂场应远离铁路、工厂、学校等生产和人口密集的地区,使蜂群活动不受干扰,蜂场与蜂场之间的距离2公里以上。

  (三)采收。采收操作场须清洁干净无积水,消除一切污染源及苍蝇孳生地,工具、容器摆放齐整,备有清洁水和灭菌消毒器具。采收时间外界有蜜源开花泌蜜,天气晴朗,经过4~5天的采集、酿造,蜂群中空脾上贮满、蜜房上口部分封盖,可行采收。操作时间应在上午进行,尽可能避开采集高峰期和不良天气,操作时气温以不低于14℃为宜。

  (四)质量控制要点。取成熟蜜:取蜜须掌握好采集、酿造、操作时间及蜜源和蜂群的主、客观条件,严格把握好成熟度,新取蜂蜜应不低于波美40度(含水23%)。收单一花种蜂蜜:各种蜂蜜均有其独特的色泽、香味和作用,应不失时机地组织强群集中力量采收纯真的单一花种蜂蜜,以便销售和利用。

  (五)病虫害防治。利用高效杀螨片-螨扑杀螨,用图钉固定于蜂群内第二个蜂路间,强群挂2片呈对角线悬挂,弱群1片,3周为一个防治疗程。椴树花期一般在7月初至7月20日左右,秋季蜜源花期一般在8月,这期间应避免使用农药,蜂群不治螨、不治病,操作现场更须注重防尘防蝇,尽最缩短蜜脾外露时间,力求杜绝一切污染源。

  二、柞蚕综合配套生产技术

  (一)柞蚕种选择。青黄一号、青六号、龙蚕1号、抗大、选大等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并适宜我省放养的柞蚕品种。种茧必须附有省级以上蚕业主管部门发放的检验合格证。

  (二)柞蚕种运输。种茧夏季运输时:种茧出窖后,在室内排潮后包装运输。运输时应在夜间进行,注意通风。运达目的地后,及时把种茧摊放于茧床内排潮。种卵运输:产卵48小时后至孵化前48小时均可运输。种卵运输要在夜间进行,运输工具应通风良好,适当补湿,防雨淋、忌闷热。纸上产卵用运卵架运输,散卵在暖卵盒内运输。运到后应及时晾挂。

  (三)柞蚕制种。建议采取不同种源间互交或不同品种间杂交,柞蚕生命力显著提高。杂交制种分品种串挂,防止混杂。根据长期天气预报,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放养品种的有效积温,历年暖茧时间及市场需求,确定种茧出窖时间。制种室严格消毒,适宜温度20℃~22℃,相对湿度75%~80%,通风良好,无不良气味,防闷热、防阳光直射茧串。26℃以上高温时采取降温措施。优选良蛾淘汰劣蛾。采用纸上产卵方法。产卵室要空气新鲜,光线均匀,要通微风,防闷热,防高温,防噪音,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75%。产卵48小时后控卵,温度在4℃~7℃,时间在7天以内为宜。催青室要严格消毒。室内要求温度20℃~22℃,相对湿度75%,无强光直射卵面。随时解剖蚕卵掌握其发育情况。

  (四)卵面消毒。出蚕前一天进行。将甲醛(分析纯36%)、水按1:11的比例配制3%的甲醛消毒液。消毒方法:将蚕卵纸浸泡在配制好的消毒液中,药液温度为25℃,消毒时间为30分钟。用同温度的清水脱药漂洗2~3次,阴干后直接上山。

  (五)柞蚕放养。蚁场选择凉爽、通风、敌害少、叶质好的一年生蚕场。避免使用西南向蚕场收蚁。收茧前7天用灭蚁粉、杀螽丹等药杀或诱杀蚂蚁及螽斯等敌害。根据树冠的大小,把产卵纸撕成不等的方块,卵面向下倾斜45°,放于柞树拳处,晴天防晒卵片,雨天防灌蚁蚕。散卵采取引棵收蚁。卵袋收蚁时把卵袋口打开,放入引棵,袋口向上挂于中刈柞树的中上部位。当天尚未孵化的卵片或卵袋从树上收回,置于蚕场窝棚补湿,待翌日继续收蚁。做好匀蚕、齐蚕和移蚕工作。蚕期发现病蚕及时剪出,消毒后深埋于场地外。

  三、桑蚕综合配套生产技术

  (一)做好桑园管护。随着我省气温逐渐回升,土壤逐步解冻,正是桑园春季管理的有利时机,各地要针对去年暖冬、桑园病虫害越冬基数高的特点,加强桑园管理。要及时做好桑园修剪工作,定干桑园,要剪除细弱枝、卧伏下垂枝、过密枝、病枝枯桩、死拳死拐,并带出园外集中烧掉;无干或饲料桑园要及时平茬。对桑园进行一次普遍用药,药剂宜选用有机磷类农药,杀灭越冬害虫。

  (二)桑蚕品种选择。适合寒地抗病、高产的优质夏秋蚕品种。华康3号、优食1号、苏豪×钟晔等抗病高产品种。

  (三)蚕饲育技术。1龄~3龄蚕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省力技术,1龄~2龄上盖下垫聚乙烯塑料薄膜,四周包折。眠中不盖,蚕饷食后继续覆盖。3龄只盖不垫,薄膜上如凝有雾滴,给桑前擦拭后再使用。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1龄~ 3龄蚕小蚕期共育、4龄~5龄大蚕期分养技术。

  (四)蚕室、蚕具和蔟具消毒。养蚕前清扫蚕室清洗蚕具。用1%有效氯漂白粉或生石灰混合液(比例为100:1)消毒蚕室、蚕具。喷洒用量为225毫升/平方米。催青室、小蚕共育室用优氯净烟熏剂再消毒一次。

  (五)蚕期防病。养蚕期间定期对蚕体、蚕座、蚕具消毒,严格分批提青,淘汰迟眠蚕和弱小蚕,对病蚕及其蚕沙集中烧毁深埋。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掌握温湿度标准,做好小蚕用桑的选择和预防大蚕期的高温闷热。蚕体、蚕座消毒要结合收蚁及各龄期喂食桑叶前,将生石灰粉均匀地撒在蚕体蚕座上,10分钟后给桑。石灰粉与蚕防病一号用于蚕体消毒要交叉使用。

  (六)适时上蔟。按照随熟随捉,先熟先上的原则。蔟中保护温度保持在22℃~25℃温度范围。湿度以干湿差2.5℃为宜,光线均匀,环境静寂,避免强风直吹,要加强通风换气。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97/202404/c00_3173046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