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发展 > 正文

从备春耕看长春市农业机械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4-04-14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眼下,长春市现代农机装备巡展搅热了今年的备春耕,农机装备巡展由市农业农村局举办,每到一站都引起热议。在榆树站的巡展现场,百余种农机琳琅满目,功能涵盖运输、耕种、植保、收获等9大类别。“只是一上午的时间就有4台农机售出,现场就开走了。”巡展负责人吴义春兴奋地说,吸引农民的还是农机的高品质,让农民在家门口就直观地了解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长春市的农机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简单的机械化到全程机械化,再到如今智能化、数字化农机及设备参与耕作全过程,长春市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向适度智能化农机应用的方向迈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民对这句话一定记忆犹新,吉林省农机技术推广协会副会长李社潮就是其中一位,他感叹干了一辈子农机、农业工作,机械化的内涵也不断深化,如今不仅要机械化、智能化,更重要的是要适配土地,更好地保护黑土地,保证粮食安全。

  2016年,长春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60万千瓦,2021年、202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分别达到1140万千瓦、1201万千瓦。几年的时间,长春市农机总动力几乎翻了番,其中收获机械超过36000台,配套机械达到57万(台)套,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95%以上。与此同时,长春市农机服务组织稳定在4600个以上,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1140万亩……农机与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更为全市的粮食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次又一次地在这片黑土地上印证着科技的力量。

  农机农技结合 “长春模式”应运而生

  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关键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机、农技结合,就是让农业机械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在长春市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秋季机械深松整地等过程中,长春市探索机艺融合发展模式,推出了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

  “‘长春模式’就是以秸秆覆盖还田+精准条带耕作+苗期深松施肥为主要技术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处逯继强说,它由长春市广大技术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长春特点,农户易于接受的一种模式。

  精量播种、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一项项清洁环保的新模式引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使长春市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其中有几个关键性的节点:2023年3月,市农业农村局在九台区召开了全市秸秆打包剩余物处置及保护性耕作模式推广现场会;5月,组织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长春模式”调研活动;6月,在榆树市召开了长春市玉米保护性耕作苗期深松施肥及“长春模式”推广现场会,并下发《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技术手册》,一系列的技术更迭、活动举措将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引向深入。

  “农机的好处不仅是把地种上,而是要把地种好。买它们的时候,农机的功能配套技术会更吸引我。”农安县种粮大户常亚宾种植了近万亩玉米,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他认为,农机固然重要,但土地与农技的匹配永远应摆在优先位置。

  长春市玉米保护性耕作从推广之初的不足1万亩到2023年的1069万亩,已成为“机艺融合”的范本,由点片示范向大面积推广、整村整乡推进转变。随着农民的认可,免耕播种机、深松追肥机、秸秆归行机等保护性耕作配套农机数量快速增长,免耕播种保有量从2010年的不足100台(套),增加到目前的超过1万台(套),并以每年1000台(套)左右的速度增长。

  先进农机让生产方式与之共成长

  “长春模式”的推出,升级了农业技术模式,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具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在今年长春现代农机装备巡展中,一台由四平市亿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免耕播种机前站满了围观农民。

  “这台机器针对保护性耕作中的问题进行改进研发,集秸秆归行、条带旋耕、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等功能于一身,并且今年新推出了电驱气吹的版本,这个版本通过大尺寸触控屏控制播种作业,并有作业数据实时采集和预警提示功能。”谈起这套新农机的功能,亿圣公司负责人苗全如数家珍,在机具压底格部件设计上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了作物出苗率和生长整齐度,同时,还安装了光电传感器,以便监测落籽状态。

  这台免耕播种机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更容易上手,没有无人农机那么高的门槛,这类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辅助的农机在长春市正悄然普及。到2023年年底,长春市有1.2万台免耕播种机械安装了电子监测设备,植保无人机发展到746架,自动导航、电子监测等半智能化农机设备在部分合作社中逐渐应用,无人驾驶、无人机等自动化、智能化高新技术农机装备,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和公主岭市农高区的两个无人农场应用。榆树市泗河镇双榆村拓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2021年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完成了秋收。

  “从农民使用的拖拉机马力上看,就能知道这些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拖拉机的马力大了说明机器拉的配件大了、土地连片了、技术丰富了。”在农安县从业二十余年农机经销的胡亚楠讲起近年来农机销售的变化感慨颇多。他说,吉林省2005年起实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农户选购农机的标准由20马力逐步提高到40马力以上,2013年80马力开始火爆,然后100马力以上的,再到如今200、300马力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23年长春市1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就超过14000台。

  科技驱动绿色发展 共创农业新时代

  2023年,长春市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5%,这比吉林省高出1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然而,长春市并未止步于此。不久前长春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中提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智慧农业、绿色低碳产业”,为长春市农业发展和农机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长春市也将以其独特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引领着区域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未来可期。长春市计划在2024年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综合服务质量。同时,将继续推进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完成吉林省下达的1134万亩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长春市将建设更多的示范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作为“长春模式”诞生的助力者,榆树市八号镇大岗村晨辉合作社理事长刘臣对该模式再熟悉不过,“能很好解决秸秆还田问题,秸秆碎屑也不容易跑到种植区域,对于春耕的出苗和增加地力有很大帮助。”刘臣说。

  随着农机逐渐走向智能化,长春市也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2023年,通过设立监测点217个、举办大比武活动13场以及开展各类培训班,农机操作技能在广大农户中普及。通过这样的方式长春市将当地的机收减损率降至3%以下。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4年综合农机化水平保持在95%以上,2025年粮食产量将达到270亿斤阶段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九台区智慧农机装备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达产达效、提标升级,长春市的农业机械化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tg/202404/t20240412_88935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