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农业技术推广是联系农业和科技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技推广系统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助推广西农业现代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创造了中国农技推广的“广西现象”。
1 技术创新确保粮食安全
创新推广农业绿色高产高质高效技术,是农技推广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稳定粮食根基、解决人民温饱的动力和源泉。
近年来,广西农技推广部门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创新中持续推广良种良法,围绕“寒、旱、省、种”,做足4篇大文章,成效喜人,亮点纷呈。
——早稻倒春寒、晚稻寒露风,是多年来制约广西水稻生产的主因。从1987-2018年,广西农技推广部门推广防寒育秧移栽大田超过3亿亩,累计增产稻谷900万吨。既实现了稳定早稻播种面积,又为晚稻及冬种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为解决水稻种植干旱问题,广西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引进和集成,形成了一整套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仅2011-2018年,全区旱育秧推广面积就超过9000万亩。由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组织实施的“200万亩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成果荣获“自治区重大科技奖一等奖”。
——通过推广新型栽培技术,达到省劳力、增产量的目标。推广抛秧、机插秧、直播稻等轻型栽培技术,改变了农民长期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年应用面积占水稻播种的七成;推广玉米免耕栽培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超过1400万亩,累计增产玉米超过120万吨;推广冬种马铃薯技术,助推广西马铃薯由2000年以前的不足1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00万亩左右,目前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
——大力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新品种,发挥“良种定大局”作用。近年来,仅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站就推广优质稻品种超过50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农技推广站开展“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攻关示范累创佳绩。2017年灌阳基地两季合计亩产总量达到1561.55公斤,再创世界高产纪录。袁隆平院士为此欣然题词:“灌阳再生稻甲全球”。2006年以来,广西累计示范推广超级稻超过1.19亿亩,增产稻谷超过595万吨,农民节本增收超过120亿元。
据统计,广西近年来已推广水稻节本高效抛秧栽培、再生稻蓄留、稻田综合种养、超级稻高产栽培等重大农业实用技术20余项,获得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奖励10多项。
在创新中推广良种良法,实现了全区粮食生产的大发展。到2018年,广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802.1千公顷,总产量1372.8万吨,比1978年增加290.43万吨,粮食总产量排在全国前列。
广西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和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普及应用。图为农技推广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开展农业生产。
2 技术创新打造“桂菌”奇迹
近年来,广西农技推广部门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优化农业配置、增加经济总量、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农民致富的战略举措来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龙头集群,一批特色产业从小到大,脱颖而出。其中一大突出亮点就是食用菌产业打造出的“桂菌”奇迹。
在21世纪之前,广西食用菌一直默默无闻。近年来广西农技推广部门开始组织食用菌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成立了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专家为主的“广西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技术指导专家组”,搭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联动专家指导体系,积极开展“科技兴菌”活动。
据统计,近年来,广西引进示范食用菌新品种超100个,研究集成了食用菌100项创新技术模式。制定食用菌生产、原料、抗病性鉴定、菌渣利用等相关标准10余项。示范推广稻菇轮作、间套种、反季节生产等10项实用技术模式,促进了广西食用菌产业的异军突起。
至今,广西食用菌品种超过20个,栽培面积接近17万亩,超过30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主要经营主体超过300家,形成双孢蘑菇、香菇、木耳、平菇、桑枝食用菌、草菇等中高温菇六大产区。全区食用菌鲜品总产量突破百万吨、总产值突破百亿元,连续3年位列全国前10名。
被誉为“桂菌”的广西食用菌产业迅速崛起,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图为食用菌采摘场景。
3 技术创新培养了一批人才
培养农业人才,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根本。
广西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开展高产创建和技术示范,让技术人员在参与技术创新中不断成长壮大,培养出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仅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站就拥有推广研究员7人、高级农艺师3人、高级农业经济师1人、中级职称7人。2017年全区种植业农技推广人员8892人中,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达到4961人,占55.79%。广西农技推广系统人才结构呈现出高中低合理化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广西农技推广部门发挥人才优势,通过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向群众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近年来,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超过3000多次,培训群众超过15万人次。
玉林市益康菌业种植有限公司通过参加培训后,采取“公司+村委+合作社+农户”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代经营管理方式,先后辐射带动了周边4个乡镇4个贫困村加入到食用菌种植行列,产业覆盖了416户贫困户;合办的扶贫车间提供了300多个流动劳动岗位,贫困户在此务工月收入达到2400-3000元。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八桂大地不胜枚举。通过创新开展培训,全区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生产示范大户和致富带头人,为未来广西农业农村的发展与变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人才基础。
广西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注重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带动和推广。图为广西现代农业技术试验站。
广西农技推广系统在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中求新求效,八桂大地处处呈现丰收景象。图为宾阳县古辣镇稻田丰收鸟瞰图。
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19219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