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延吉市以“五个聚焦”鼓起农村居民的“钱袋子”,全市农村居民收入绝对值达到21618元,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增速达到10.5%,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二。
聚焦“机制”促增收,把具体举措落到实处。延吉市制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施方案,建立了20个部门协同联动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包保帮扶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实现农民增收的年度目标任务。突出重点,遴选12个村作为第一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试点,建立收入摸底档案台账,制定“一村一策”清单,形成市镇村全面推进局势。
聚焦“产业”带增收,拓宽经营净收入增长路径。去年,延吉市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粮食总产量达到11.7万吨,实现“六连增”;肉牛年饲养量达到3.95万头,同比增长23.4%;水产品年总产量292吨,同比增长2.1%;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6.1%,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延边鹏程人参交易市场项目、延边天宇速食米饭项目、延边豆香园豆制品深加工项目分别纳入省级人参、水稻、大豆产业集群建设范畴,辐射带动农户2500户,户均增收3000元。产业园区融合发展,重点培育省级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州级民俗食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入园数量达到28家,占全市州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的46%;入园家庭农场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家,入园农民数量达到1.7万人,入园农民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乡村旅游持续发力,小营镇理化村防空洞自然风光度假村开始营业,通过向周边农户收购土鸡蛋、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带动周边农户20户,户均增收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697万元,支持八道村大米加工厂建设项目等产业项目8个,目前均已投产,平均人均增收1000元。
聚焦“就业”稳增收,稳定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带动作用,年度内新增民宿、户外烧烤等乡村旅游经营单位43家,新增农民就业岗位150余个,人均增收2000元。其中,“五月丁香民宿”一经营业,就以其独特的朝鲜族民俗风情,成为延吉乡村旅游打卡地,并被评为吉林省A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吸纳务工村民16人,人均增收3000元。深入挖掘就业潜力,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乡村振兴送岗下乡”等系列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5次,累计参加企业704家,发布就业岗位4164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557人。建立健全“以工代赈”工作机制,推广依兰镇台岩村育肥牛棚建设、依兰镇台岩村台岩屯小流域治理、中小河流2023年朝阳河延吉市五道水库上游(支边至北张芝)段治理3个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吸纳当地劳务用工74人,发放劳务报酬108.7万元,人均增收14689元。积极推进就业帮扶载体建设,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169个,169名留守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人均增收1200元。发展帮扶车间10个,吸纳脱贫人口30名,人均增收4000元。
聚焦“改革”拓增收,释放财产净收入增长红利。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依兰镇同延边鸿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探索了“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农户每公顷土地租赁费由原来的五六千元增长到1.1万元,同比增收85%。依兰镇利民村以流转土地、优先吸纳村民务工的方式,引进“五月丁香民宿”项目,盘活闲置宅基地44栋,促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0万元。不断激活农村金融,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2991.08万元,农业保险理赔金额达1973.86万元,受益农户3109户次。发放涉牛贷款854笔36256.64万元,其中活体抵押贷款49笔5735万元。新增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9户,发放贷款95万元。
聚焦“兜底”保增收,拓展转移净收入增长空间。严格落实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各类涉农补贴资金达6435万元,其中,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328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59万元、生产者补贴2663万元、耕地轮作13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970万元、保护性耕作补贴180万元。积极落实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建立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台账,全市现有脱贫人口441户639人、监测户57户117人,已全部参保;新增农村低保对象52户72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5人、实施临时救助34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098万元;建立农村住房安全排查制度,年度内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户,完成竣工验收,补助资金已拨付到农户手中。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03/t20240319_88838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