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从“重用轻养”到“用养并重”——“营养套餐”让黑土地重泛油光

发布时间:2024-03-14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摘自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初春时节,田野一片萧瑟。走进九台区龙嘉街道饮马河村,只见薄雪覆盖下的耕地里,夹杂着发黑碎朽的秸秆,脚下的黑土松软、厚实,在阳光的映衬下油黑发亮……站在田埂上,种地“老把式”张凤财将黑土地保护带来的好处细细道来,“效果确实明显,土质疏松了,不仅保水保肥,抗旱能力也更强了,玉米出苗好、长得壮、产量高,这样的土地‘贼有劲儿’!”

  张凤财是凤财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脚下的这片地,正是黑土地保护措施的实施地块。去年,合作社在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基础上,还对600多公顷土地实施了“深翻+增施有机肥”作业,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由“重用轻养”向“用养并重”转变。长久以来,黑土地以旋耕为主,连续多年实现高产丰产,这片黑土地“累”了。于是,3年前,秋收完成之后,合作社在农田里抛撒了一层有机肥,并利用液压翻转犁机械将土地“翻了个儿”,把秸秆、根茬与肥料均匀地翻入土壤中,用“营养套餐”为“累”了的黑土地补充了能量。

  “大型农机具深翻耕作层能达到40厘米,让作物根部抓得更深,长势也会更好!特别是机收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不超过10厘米,很适合与土壤混合到一起,实现了深层腐熟。”土壤里包裹着秸秆,有机肥藏在田间,看着成片完成深翻施肥的土地,张凤财心里很踏实,“每3年深翻一次。每公顷土地增施1200公斤有机肥,黑土地缺乏的微量元素将直达深处,达到提升地力的目的。”

  种地就是“养”地,养地才能“护”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耕地有机质提升作出战略部署,更加坚定了合作社保护黑土地、种出高产粮的决心,“总结3年的实践经验,与常规耕作方式相比,这样的持续投入增产10%以上,保守估计少用化肥达10%。”种了一辈子地,张凤财对黑土地感情颇深,“保护黑土地是个慢功夫,‘深翻+增施有机肥’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作用,我们要让黑土地重泛油光。”

  起初,听说要少用化肥的农户都捏了一把汗,直到亲眼所见深翻施肥的好处后,他们才真正放心。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强烈的反差对比,让村民竖起了大拇指。“过去的土地踩上去硬邦邦,深翻后就像海绵一样,既抗旱又防涝,还解决了处理秸秆的难题。”饮马河村村民张柏川笑着表示,黑土地是咱的命根子!现在大伙儿对这种投入减少、产量增加的黑土地保护耕作模式,发自内心认可,合作社帮他们管理土地,收益越来越高、耕地越种越肥。

  “咱们庄稼人心里都有本儿账,用秸秆和有机肥代替化肥,相当于给土地吃了‘补药’,而且药效长、后劲足。”春季施肥保苗保产,秋季施肥储备过冬,张凤财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公顷土地肥上能省300元,粮上能多收入1000元,再加上降低的农机作业成本、人工成本,一公顷土地能多收入近2000元。”

  四时轮转,又是新的一年。免耕播种、苗期深松、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增施有机肥……在农田上高效统筹土、肥、水及栽培等要素,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农机、农艺、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黑土地保护种植模式。今年,合作社将继续推广“深翻+增施有机肥”种植模式,扩大作业面积200公顷,带动更多农民保护好黑土地,增产又增收。

  从过去的“一炮轰”施肥,到如今的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保护黑土地,传统耕种方式正在发生改变。“黑土地保护的核心,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含量越高土壤越肥,耕层越深提供的养分、水分就越多。”九台区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孙宇新表示,土地深翻或深旋25厘米以上,可以建立起深厚的耕层;秸秆在地里腐熟,成了优质的有机肥料;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降低化肥的投入量,有利于农田中的生物菌繁殖,达到了活化养护土地、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今年,九台区计划推广“深翻+有机肥”作业面积15万亩。

  “只种地、不养地”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处理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既需要政策拉动、科技支撑,也需要项目带动。2023年,我市依托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深翻+增施有机肥”保护措施360.88万亩,着力破解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03/t20240313_88818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