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农业农村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重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部署要求,以问题突出农产品为重点狠抓药残整治,以农产品“三品一标”为抓手着力增加绿色优质供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一、狠抓农兽药残留突出问题治理
(一)深化豇豆农药残留攻坚治理。坚持“一盯到底务求见到实效”,巩固拓展豇豆农残治理成效,落实“新”豇豆种植要求。强化完善包片治理、每月抽检、定期通报、分级约谈等工作。对继续采取传统方式种植的,实施专人包地管理,每天上市每天速测,隔天上市隔天速测,确保不合格不采收。因地制宜指导农户全面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豇豆种植者等采用新模式,提高豇豆种植组织化水平。加强乡镇村豇豆收购点监管,指导做好上市速测把关和收取、保存、再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应用豇豆种植监管信息数据库,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
(二)启动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攻坚治理。借鉴豇豆治理成功经验,对鲤鱼、大口黑鲈、鲟鱼、鲫鱼、牛蛙等5个品种药物残留问题开展精准整治,加强投入品监管、监督抽检和执法,实施建档立卡、每月抽检、包片治理、定期通报、分级约谈等制度,落实加密巡查、上市前每批速测、同步检测禁用药物和常规药物等综合措施,实施质量安全承载力下的水产养殖适宜密度规范,指导水产品收购商收取承诺达标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形成“管”的声势,倒逼养殖方式绿色转型。
(三)巩固“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成效。对纳入三年行动的重点品种,持续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对所有重点品种开展针对性速测,监督抽查要全覆盖,及时公布问题产品信息。落实药物销售台账记录限用药物施用范围要求,跟踪核查销出的限用药物实际用途,严查违规使用行为。排查本地问题隐患较多特色小宗品种并建立目录,持续采取更具针对性、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精准治理水平。全面总结三年行动成效、经验,固化成功做法,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构建重点品种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二、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
(四)健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机制。按照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关标准和管理规定,遴选推出一批“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县、重点市,严格动态管理。持续采集农产品“三品一标”基地信息,加强复核,提高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占比指标测算,跟踪评估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水平。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创建品种范围、生产规模和辐射带动区域,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总量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五)聚焦水果提档升级推动构建品质评价制度。按照“聚焦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力争尽快取得突破”要求,落细落小水果“三品一标”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省市协同开展品质监测和评价。推动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聚焦猕猴桃、苹果、桃、梨、葡萄、百香果、柚等特色水果,分品种制定团体标准,明确优质水果品级规范、最佳品质表征和最佳采收期。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水果产业发展优势县,打造分等分级试点,组织开展优质水果品质规格营养功能评价,促进水果提档升级,推动构建品质评价制度。
(六)加力推动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按照稳增量、优结构、强主体、增效益的要求,新认证登录一批高质量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新增绿色食品产品60个以上,力争绿色食品产品续展率提高五个百分点以上。从严加强证后跟踪与评估,管理并用好现有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基地,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推动各地开展农耕农品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力争实现零突破。
(七)持续提升农产品“三品一标”影响力。积极组织产品入驻专业化公益性宣传推介平台,参与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主动入位,参与搭建省部协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示新平台。组织开展绿色食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遴选绿色优质农产品企业参加2024年第二十三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
(八)实施省市统筹风险监测。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新要求,制定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建立大宗食用农产品全覆盖监测、特色小宗品种三年轮动监测、重点问题品种连续监测工作机制。全省农产品定量检测达1.8批次/千人,其中风险监测达0.3批次/千人、监督抽查达1.5批次/千人。开展果蔬中膨大剂、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专项监测。加快推进农(兽)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聚焦蔬菜(豇豆)、水产品等重点风险品种,发挥胶体金速测技术在严控禁限用农药和常规药物超标方面的作用。鼓励各地发现问题隐患,提高主动发现风险能力,对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产品开展跟踪监督抽查,检测不合格的坚决立案查处。
(九)问题导向开展风险评估。坚持小切口科学设置风险评估项目,对粮油和杂粮的重点品种生物毒素的黄曲霉素等进行跟踪评估,对种养循环、设施农业、富硒强化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验证评估。围绕果蔬膨大剂、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使用等问题进行深入评估,重点开展氯吡脲、塞苯隆、甜味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等检测分析,针对我省果蔬的重点品种,研究制定合理使用清单和规范。围绕风险评估前沿问题组织研讨,强化风险评估成果运用,建立风险评估预警与会商机制,及时开展风险提示、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推动风险评估工作向省级和市(州)延伸,组织省和市(州)对区域、特色、名贵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摸排。
(十)强化新媒体舆情应对。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掌握舆情动态,研判舆情热点,进一步提高舆情应对的及时性、有效性和主动权。健全上下联动、协同处置的工作体系。做好“两会”“3·15”、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应急值守工作,妥善处置负面舆情。
四、着力提高标准质量和深度
(十一)聚力提质提效完善标准管理机制。按照《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实施方案》部署,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发挥标准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强涉农地方标准宣贯实施,指导涉农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前配套制定宣贯推广实施方案和地方标准应用实施技术手册;推动将标准文本转化为简便易懂的生产模式图、操作明白纸等宣贯推广手册,打通涉农地方标准“最后一公里”。开展禁限(停)用农兽药及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等标准宣贯培训。
(十二)务实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落实“乡村产业振兴要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的要求,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有关部署,指导好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推动全产业链标准技术规范的集成和实施应用,强化基地与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业协会、知名电商的衔接,创新全产业链标准化协同推进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品牌、服务深度融合,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宣传贯彻《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运用“包装帮”小程序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业务技术服务,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科学包装和清晰标识,进一步提升包装标识的规范性水平。
五、不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十三)加力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贯彻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办法》,指导和监管蔬菜(含人工种植的食用菌)、水果、茶鲜叶、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六类生产经营主体,按标准样式规范开具、张贴承诺达标合格证,在展览展销、产品推介、网络交易等活动中规范展示使用,持续推广应用“贵农证”小程序,开通二维码标识激活功能,做到“带证”上市。深入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进社区、进校园、进食堂等活动。加强承诺达标合格证监管,将开具使用情况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对应开未开、虚假开具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协同监管、联合执法,以生产端规范开具和市场端收取查验相向发力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地。
(十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严格监管执法。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豇豆等重点品种抽检比例,同步加强禁限用药物检出和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监管。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力度,对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绿等非法添加物以及克百威、水胺硫磷、氧乐果、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药物一律移送司法机关,严格依法依规处罚。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向生产经营主体宣传,充分发挥执法办案震慑警示作用。
(十五)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严格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按农业农村部安排部署遴选推荐第四批创建单位,高标准推进创建。加强已命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开展创建成效保持复核和专项抽检,对工作滑坡、检出禁用药物、合格率不达标的一律上报农业农村部摘牌。充分发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在品牌打造、产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指导健全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县优质农产品使用称号标识机制。与相关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等加强合作,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活动,常态化推介宣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优质农产品。在生产基地采用立牌、墙面喷涂、挂横幅等多种方式展示称号,加大网上宣传展示,持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牌”。
(十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开展农产品检测机构检查,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检测机构按照程序吊销资质。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小农户巡查检查全覆盖,持续推广应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移动端)开展巡查检查,相关情况实现数字化记录,确保巡查检查到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对县级监管检测人员、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等开展大培训,熟悉掌握当地生产主体用药、药残检测参数等情况。总结生产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经验,规范风险等级、分级标准、展示方式等。推广普及胶体金等速测新技术,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开发速测结果适时上传功能,实现速测数据数字化上传。
六、着力完善制度机制
(十七)依法推进农产品追溯工作。根据重点农产品追溯目录分品种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深化省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对接,落实展会等追溯挂钩要求,积极推进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工作。
(十八)拓展信用监管场景。试点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平台,完善生产主体信用档案,依据信用动态评价结果和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等级较低、风险等级较高的主体加大抽检力度,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十九)开展农安课程进大学校园活动。加强与涉农院校对接,动员参加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面向涉农专业学生讲授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把“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要求和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禁用药物名录、质量安全控制、绿色优质供给等内容纳入教学范围。
(二十)强化农安科普宣传。借助新闻媒体搭建并拓展科普宣传渠道,加强日常科普、专题科普和热点科普。全力办好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农村部门主题活动、全省“质量月”等活动。征集遴选并择优推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文章、视频等作品,参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大赛。
(二十一)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从严从紧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层层压实属地责任,推动指导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科学设置指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内容纳入对乡镇考核。发挥挂牌督办、提醒敦促、限期整改、约谈等制度机制作用,推动属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工作落实,强化重点品种突出问题治理。以农资领域问题发生情况、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监管执法成效等为重点,务实开展质量考核。通过考核,压紧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4年2月29日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tzgg/202403/t20240301_838719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