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暨体系培训会在贵阳顺利召开。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潘尔珣、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靳颖、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朱怡、5个功能实验室和7个综合试验站负责人及团队部分成员,共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上午,会议开展了座谈交流会,各功能实验室主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就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下半年工作计划及对体系建设的建议进行了交流发言。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靳颖从粮食生产政策和杂粮产业发展方向对体系建设进行了指导,指出:要深刻认识特色杂粮产业在我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在“稳主粮、强优势、增特色”的原则下,力争将特色杂粮做成优势产业,成为我省粮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方向,希望各位专家依托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进一步提高特色杂粮研究水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提升我省粮食生产水平做积极的贡献。
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潘尔珣强调:一是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集成开发绿色优质、特色高效的技术和生产模式,切实增强我省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二是强化与农技推广体系深入融合,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国家级、省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培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培育科技示范主体,搭建技术创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转化应用、观摩培训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学习,要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的先进技术、农业科技成果引进、熟化和转化应用;四是强化宣传工作,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挖掘、发现、宣传、推送体系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扩大特色杂粮体系的影响力;五是完善体系运行管理机制,要加强功能实验室和试验站间的业务协作,强化督导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体系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首席科学家朱怡总结发言提出:各功能实验室、综合试验站要对照任务指标,按照《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工作要点》文件要求,积极推进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产业调研,精准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扎实进行技术指导,精心组织技术培训,加强工作信息报送,确保全面完成体系建设任务。
下午,为加强体系内部学习交流、促进合作,开展了专题技术培训。
育种功能实验室主任邵明波研究员、栽培功能试验室主任宋碧教授、育种岗位专家陈庆富教授、绿色防控岗位专家胡阳研究员、栽培岗位专家任明见教授、农机化岗位专家吴雪梅副教授和加工岗位专家刘嘉副研究员分别就《科技支撑贵州酒用高粱产业发展对策》、
《促进贵州薏苡生产提质增效的思考》、《荞麦育种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抑制害虫的常用绿色防控技术》、《贵州酱酒高粱生产技术》、《良融合发展?提升贵州机械化高粱生产水平》与《基于稳定化处理技术的薏仁米熟化特性研究》作了专题培训。
会后,与会人员均表示收获满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各功能实验室主任及试验站站长均表示,将通过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等多种措施和方法,努力提升特色杂粮产业发展质量,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106/t20210607_6844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