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发展 > 正文

浙江青田稻花鱼“游进”古蔺

发布时间:2024-01-24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1月10日,泸州市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看着池塘里的鱼苗一天天长大,村党支部书记闵德书的脸上满是喜悦:“5月水稻插秧后将鱼苗投入稻田,11月陆续上市,一亩稻田光鱼就能多赚4000元。”“一亩稻田投放30斤浙江青田县产的鲫鱼苗,可收获稻花鱼130斤。稻花鱼纯有机,不打药不喂饲料,市场售价每斤45元。除去买鱼苗的1800元,每亩稻田可增收4000元左右。”闵德书一边给村民算账,一边叮嘱:“划得来,高标准农田改造要抓紧。”高标准农田改造,是为了给从青田县“游来”的稻花鱼营造更宜居的环境。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对口帮扶古蔺县。在帮扶工作组的带动下,古蔺县充分利用乌蒙山区与浙西南山区生态和地理环境相似、稻田资源丰富的优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借鉴青田县“稻鱼共生”种植养殖模式,逐渐打造出一个个令人向往的村庄。这样的改变,要从到浙江考察学习说起。当时那般羡慕的心情,闵德书至今记忆犹新:新式住宅、绿地连片,水、电、通信等配套一样不少,“简直就是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最关键的是村里有产业,老百姓的口袋都鼓鼓的。”他说,“想把当地‘稻鱼共生’经验复制过来,又担心‘水土不服’。”闵德书的担心不无道理。其一,鱼对气候、水土、环境等要求高;其二,村民们是否愿意接受新事物要画个问号。凤凰村村民黄明开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23年,黄明开在自家8亩稻田里尝试养殖稻花鱼。“这鱼肉鲜味美,供不应求,米的品质提升后卖价也上去了。”黄明开介绍,去年8亩稻田收入近8万元。“禾苗为鱼遮挡阳光、鱼能吃虫子水草,鱼粪还田,稻子还可以不施农药。”记者遇到黄明开时,他正给其他村民讲解“稻鱼共生”绿色循环养殖系统知识。“如今,我也算是半个‘专家’。”他按捺不住喜悦,“不仅能讲清楚理论,还能实地指导。”“稻鱼共生”带来的惊喜,让“黄明开们”干劲十足。

  如今,“稻鱼共生”种植养殖模式,已辐射至古蔺县10余个乡镇(街道)近20个村,种植养殖面积达6万多亩,逐步形成以“稻鱼共生”为主导,中药材、葡萄、花椒等“1+N”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单一的产业不足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后劲。在古蔺县,不少村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创新“美丽乡村”+农业、休闲、民宿、康养等新型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以凤凰村为例,村集体经济投资建起的稻米工坊暨乡村会客厅,已成为另一支柱产业。这个由村小学改建而成的会客厅,可实现新收稻米标准化加工、包装、展示和深度体验等一整套流程。产业振兴,带动人居环境提升。近年来,古蔺县相继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支持的机制,引导村民提升房屋外观风貌、改厨改厕、美化庭院,有序推进管线序化、村道提升等,不断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新的种养模式带来的“附加值”变化明显。古蔺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稻鱼共生”种植养殖模式产出的大米以“天台贡米”品牌包装后,从早前每斤8元涨至每斤16元,稻花鱼价格也远高于市场鲫鱼批发价。闵德书介绍,今年凤凰村将探索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与康养旅游结合等模式进行市场化运营,还将推出“长桌宴”农家美食、特色民宿等新增长点。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15/e363c9f874084c409b00cd671aa4afa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