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洪泽区围绕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思路,以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优化施用结构、改进施用方法、提高利用效率为着力点,不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机制创新探索,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成效明显。
打造实名制购销体系。以农业重点镇岔河镇为核心试点区域,将该镇区内16家农资销售网点和1个肥料生产企业列为实名制购销重点试点单位,为各试点主体安装了农资购销信息化监管系统,将人脸识别系统与智能读取设备接入购销终端,完成了经销商、购买人“身份信息+人脸识别”实名验证及购买种类、用量信息的入网入库管理。2023年实名制购买系统已逐步推广到全区82个农资销售点和生产企业。
建立定额制使用制度。制定出台了《洪泽区推行稻、麦等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的实施意见》(洪政复〔2022〕24号)。在岔河镇岔河村、东双沟镇邵庄村等对160个规模生产主体开展了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定额监测,分不同生态控制区(饮用水源地、湖泊和河道等重要水体周边农田及一般农区)、不同区域产量水平等分作物制定了化肥农药指导性定额使用标准和严格限量使用标准。试点推行规模生产主体定额制使用承诺书制度,较好推进了化肥农药投入品定额限量使用落实落地。
创建药肥减量核心示范区。在岔河镇东陈村创建了1个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综合示范区,示范区面积1.05万亩,辐射面积12余万亩。示范推广与普及应用“生物有机肥+配方肥+大量元素水溶肥”、“种苗处理+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协同高效施肥(药)机具使用及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技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成效。据监测资料,2023年全区稻麦两熟年化肥及农药使用强度分别为62.8公斤/亩(N、P2O5、K2O三要素折纯量之和)、876.2克(毫升)/亩,分别较上年削减0.61%、0.56%。
搭建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将我区5个土情墒情监测点的采集数据、“一主四辅”病情虫情草情测报数据、农资销售可追溯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接入统一综合平台,实现耕保、植保、农业执法监测数据全程可视化,确保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完成了从人工监管到智慧监管的转型。
探索水稻低碳生产认证机制。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合作,探索基于化肥减量的水稻低碳生产认证工作,提升农产品生产附加值。目前,通过结合试验区内“岔河大米”这一知名农产品品牌,对133家生产主体开展了碳标识贴标认证示范,现已完成了信息基础调查。2023年5月,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形成了《洪泽区化肥减量碳标识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1/11/art_12435_111225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