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正文

在第十四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上,专家热议——如何构建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

发布时间:2024-01-07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金秋九月,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北京举办。与会嘉宾以“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研讨,深入分析了气候、环境、绿色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讨论了如何通过农业贸易推动构建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深化农业经贸合作共同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极端天气频发、贸易政策不稳定、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不足、粮油能源化和资本投机炒作等带来严峻挑战。各国应加强贸易政策对话协商、农业领域开放融通、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和农业发展援助合作,助力早日实现联合国零饥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钱克明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农业经贸合作,着力提升粮食产品配置效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我们将继续深化国际粮食安全合作,扩大农业贸易投资,推动弥合南北发展鸿沟,完善全球粮农治理体系,为推动如期实现2030年零饥饿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在消除饥饿人口方面的杰出经验表明了贸易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宗旨是利用贸易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通过直接应对、结构性应对和未来展望作出重要贡献,不断维护粮食贸易畅通,纠正农业贸易扭曲。未来希望能够与中国一道通过贸易推动应对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挑战。”世界贸易组织(WTO)副总干事波冈说。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陈建安提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不断深化农产品贸易合作。各国应加强农业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

  

  聚焦气候与环境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而农业生产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说:“FAO采取了加强水资源和土壤管理等多项措施落实气候变化战略,促进农业食物体系转型,农业贸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非常不同,南半球受到的影响远超北半球,而南半球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南北半球国家的收入发展因气候变化差距会变得更大。”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提出,要关注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粮食安全,探讨如何通过贸易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一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制定减排路径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谈到,我国农业主要粮食作物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未来应提高农业单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农村减污降碳,增强农业发展韧性,完善农业低碳发展长效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引领作用,构建减排固碳核算评价体系。

  “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再利用,国家不断推出各项具体措施和政策,包括各种标准、工程技术规范,畜牧法也在不断修订”,南京农业大学钟山首席教授、国际食品与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朱晶分享了近年来中国在低碳畜牧业方面的探索。

  “关键在于创造一个低碳的价值链,为生产者提供一些激励措施;同时培养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低碳意识,让他们愿意为低碳产品买单。”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资深研究员陈志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强化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全球治理,没有全球治理、缺乏国际协调,国际间的不平衡问题就很难解决,而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国际合作都是全方位改善全球治理的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提出,要促进全球或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从一种发展方式向另外一种发展方式转型,这涉及人的行为,包括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方共同推动。在自然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投入品生产使用等环节加强执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

  “粮食产后减损与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黄汉权认为,应当从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政策法规的约束、制定节粮减损中长期行动计划、通过科技赋能推动节粮减损、建立常态化粮食损失调查制度等五个方面来推进粮食产后减损工作。

  “科技进步和国际合作对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以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例分享观点。

  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他表示,目前的发展阶段,应追求生态产品和粮食农产品双重收益最大化。基本的驱动力就是科技进步,比如新品种研发、节水抗旱技术等。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表示,将继续充分利用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这一平台,不断加强农业领域开放融通,加强与相关部委、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及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为促进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1713489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