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不断探索定点帮扶新方法,针对天等县11个定点帮扶村人才、产业、集体经济等短板弱项“对症下药”,打好“团队式管理,组团式帮扶,抱团式发展”三套组合拳,助推该县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团队式管理 培育驻村精兵强将
今年4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尽锐出战、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开展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轮换,结合定点帮扶村产业发展需求,从厅机关处室、厅属单位中层干部中择优选派了15名优秀干部到天等县担任驻村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接续驻村帮扶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4岁,涉农专业12名,研究生学历占53%。工作队采取‘1+3+N’团队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完善一套管理办法,构建三级管理体系,实行N种考核评价方式,打造一支‘住得下、干得好、群众满意’的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队伍。
2015年10月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先后向天等县派出4批次驻村工作队共49名干部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围绕目标任务扎根基层,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如:福新镇黎亮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福新镇松山村获评“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都康乡把孔村、上映乡温江村党支部获评“四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康乡龙布村获评“广西农科院特色水果产业科技先锋队科技示范村”;福新镇福宁村获评天等县2022年度“争当发展先锋先进集体”等。
因帮扶成效显著,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先后获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后盾单位”“全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先进后盾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结果连续三年获得“好”等次。多名驻村干部因表现突出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表彰,都康乡把孔村原驻村第一书记伍勤忠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作为天等县的挂点帮扶单位,一直以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天等县大力支持,助推天等县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以来,坚持人员选派不减、资金支持不减、项目扶持不减,推动天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显著成效。”天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金洋说。
组团式帮扶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开始实施组团式定点帮扶,统筹厅机关26个处室、49个厅属单位与天等县4个乡(镇)11个村结对共建,每个村安排2名厅级领导挂点指导,平均每村安排7个处室、单位包村,安排1591名干部职工与脱贫户‘一对一’结对帮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围绕党建、人才、产业项目等方面优化整合资源,制定了20项具体“组团式”帮扶措施。
围绕天等县种养产业发展实际,该厅编制了全区第一个脱贫村“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技术指导服务,品种引进推广,资金项目扶持等方式,开展产业精准帮扶。今年累计投入1.59亿元用于支持天等县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肉牛和富硒米两个产业带。
天等县上映乡连加村陇凭奶水牛生态养殖场,黄艳芳 摄。
依托天等宏秀牧业公司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优势,该厅积极推进宏魁村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等牛养殖合作模式,辐射驮堪、进结、都康等乡(镇)养殖肉牛3万多头,初步形成了“肉牛产业带”。今年安排了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南方种草养畜项目1544万元,带动天等县肉牛养殖小区(场)发展至137个,养殖户1.58万多户,牛饲养量13.77万头。
天等县都康乡把孔村富硒米种植示范基地,尹丰平 摄。
该厅还助推都康乡把孔村建立千亩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以撂荒地整治为契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辐射周边乡镇种植富硒水稻1.5万亩,初步形成了“富硒米产业带”,带动6800多户农户增收。
今年上半年,天等县出现严重旱情。为减少农民损失,该厅指导当地开展秸秆收储加工1.31万吨,产值500多万元,有力助推脱贫群众增收。
抱团式发展 促进集体经济壮大
为破解11个定点帮扶村“单打独斗”发展局面,该厅积极探索“村村合作”“村企合作”模式,助推新型村集体经济从“一支独放”到“百花齐放”。
今年该厅先后向福新镇理进村、福宁村,上映乡连加村等6个定点帮扶村赠送草鱼、鲫鱼等优质鱼苗种共8万多尾。黎亮村为破解养鱼没有水资源的问题,率先与选解村实施村集体经济“跨村联营”抱团发展渔业产业。由黎亮村提供鱼苗,选解村负责养殖销售,最后利润按2:8比例分成。在该模式下,实现了两村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向福新镇黎亮村、上映乡连加村等6个村赠送优质鱼苗种,黄艳芳 摄。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给我们送鱼苗的同时,也送来了养鱼技术。由于村民缺少养殖经验和技术,专门安排技术专家在村里住了一周,细心指导我们开展科学喂养、疫病防治等工作。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我们对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福新镇福宁村龙昌屯养殖户黄杰锋对记者说。
据了解,11个定点帮扶村除渔业产业之外,富硒米、桑蚕、红薯等“短、平、快”产业项目也采取“村村合作”共赢模式,产业抱团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此外,黎亮村还尝试了“村集体经济创收+村干部奖励”激励措施,极大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据介绍,2021年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实施天等县定点帮扶村“十四五”特色产业规划项目共21个,基本带动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了把孔富硒米、黎亮百香果、连加富硒红薯、龙布坚果等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
天等县福新镇黎亮村布堪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林小红 摄。
据介绍,在“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下,这些特色农产品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供货,吉镜(广州)公司、天等尚盈公司等企业负责包装,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截至目前,已销售富硒米、红薯、桂花梨等“土特产”900万公斤,为农户增收9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抱团发展,实现了企业增效、村集体与村民增收。
“我们统筹了连加、温江等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注册成立“村公司”,负责开发销售富硒红薯、桂花梨、芋头、八角等‘土特产’,打响了“桂尚盈”品牌。目前,我们在连加村开展‘乡村产业CEO+村集体经济项目+农户’试点,聘请既懂政策又懂技术的乡村产业职业经理人引领带动发展果蔬产业,助推全乡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映乡党委书记赵宣雄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cyfp/t173431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