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通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自创建以来,南通市一手抓农产品生产源头管控,一手抓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着力从“守底线”“拉高线”双向发力,深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战略,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截至目前,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1.74%,市级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36%,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定向好。
一、坚持党政同责,着力健全责任机制。启动整市创建以来,南通市坚持党政同责,举全市之力抓推进。一是强化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安市创建工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10个市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1+3+10”的组织推进体系(“1”是指1个市创建办,“3”是指综合、宣传、督导3个工作组,“10”是指10个县(市、区)),通过制定《创建方案》、细化《创建责任表》,紧盯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实现国家农安市、国家食安市“两个创建”同频共振。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连续将“高质量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写入市委一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清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市委常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去年,省政府将国家农安市创建工作列入《沿海地区农村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后,我市迅速部署开展了食用农产品“绿色生产、安全准出”行动,进一步压实了创建责任。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市委巡察、市政府督查工作要点,列入食品安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市级对县(市、区)的重要考核,同步加大人大监督、政协评议、司法监督、纪检监督力度。我市先后开展检查督查9轮,督促整改问题40余个,确保压力传导到位。
二、坚持全程管控,着力提升监管水平。注重“产出来”和“管出来”双向发力,持续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机制。一是从严源头管理。主要是做到两个“确保”。大力实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行动,重点推广覆盖产地环境净化、品种培优、投入品管控、质量管理等全程绿色生产模式,农药和化肥施用保持“零增长”,确保“绿色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明确企业主体第一责任,实施乡镇监管能力提升“双百”工程,确保“安全准出”。二是从严过程管控。针对风险“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常态化巡查机制。三年来,累计检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0万多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6万多个。针对生产“线”,开展重点品种“三前”环节精准治理,推进2.2万户经营主体入网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四挂钩”、放心肉菜“四联创”等模式机制,持续完善全链条质量监测体系。针对行业“面”,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背靠背”式盲检率,强化抽检数据的结果运用,不断提高农产品抽检监测质量。三是从严打击违法。整合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组建打击农产品违法犯罪融合战队和人才智库,通过深入开展“昆仑”、“利剑”、“清水”等专项行动,近两年,累计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40余起,罚没金额70多万元。出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将“最严厉的处罚”落到实处。
三、坚持靶向发力,着力破解监管难题。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具体事”。一是全力破解行业治理难题。针对小散户游离监管之外等问题,充分发挥村组这一“最小网格”作用,探索组建“农安监督员”队伍,不断强化社会监督。针对外来户流动性强、监管难等问题,健全监管名单,加大滚动巡查,重点加强外来投入品的监管。通过制作宣传标语、来电彩铃、农安小册等形式,多措并举强化宣传,积极营造良好创建氛围。针对重点品种风险隐患大等问题,印发《三前环节精准治理方案》,督促行业管理部门强化过程监管。全市官方兽医按要求每年巡查畜禽养殖户1万多家次,畜禽产品违法违规用药行为基本杜绝。二是全力破解监管衔接难题。严把“准出关”。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一证一票一码”全程追溯模式,推动2.3万家农业经营主体“入网追溯”。近三年,累计出具农产品电子追溯标签3000多万张、“一票通”溯源单360多万张,农产品追溯品种达3.58万多个。严把“准入关”,在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成具备农兽残检验资质的快检实验室,对韭菜、豆芽等抽检合格率偏低的蔬菜品种开展专项治理,重点蔬菜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0%以上。严把“衔接关”,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与产地准出衔接机制的意见》,明确农业生产、批发零售、加工消费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和协同机制,推动准出准入高效衔接。三是全力破解精准抽检难题。通过复盘分析历年抽检结果和投诉举报数据,紧盯风险度高、合格率低、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持续优化抽检方式,提升农产品抽检的科学性。2022年,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健委等部门对蔬果、畜禽等重点品种的抽检总量较2020年增幅10%以上,不合格发现率提升了0.12%。围绕“抽、检、处”核心环节,市食安办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验工作实施细则》,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联动工作的意见》,提升农产品抽检处置的规范性,不合格食品按时核查处置率达100%。
四、坚持强基固本,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围绕促规范、强能力、打基础,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大力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导向,以“区域农技服务中心”为载体,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指导按标生产、按标管理,不断提高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二是持续深化“网格+精准监管”。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定一考核”模式,探索将行政村小组作为最小网格,把涉农村小组长纳入监管网格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采集更新、问题发现上报、宣传告知推广等工作快速化、扁平化、简约化。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23169户生产主体加入省追溯平台,入网主体打印标签覆盖率、日常巡查覆盖率、产品抽检覆盖率均为100%。三是不断夯实基层监管力量。推进基层监管网格化、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86个农业乡镇划定食品安全工作网格815个,落实农畜水产品监管员386名、协管员近1600名,乡镇一级市场监管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等快检设备配备率、应用率100%,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达132家。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3/8/31/art_12444_109999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