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粳66
南粳6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
1.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好,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型较大,叶色中绿,叶姿挺,谷粒饱满,成熟期转色好,秆青籽黄。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47.3天。株高95.0厘米,每亩有效穗23.8万,每穗总粒数135.0粒,结实率90.6%,千粒重26.0克。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2019年检测:整精米率68.8%,垩白粒率25.0%,垩白度4.4%,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1%,长宽比1.7,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2.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量698.8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亩增产5.8%。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78.3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亩增产4.5%。
3.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5月中下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播量25~30公斤,旱育秧每亩播量35~40公斤,塑盘育秧每盘播量120克左右,大田每亩用种量3~4公斤。(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中下旬,秧龄30天左右(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8~20天)移栽,每亩栽插1.7万~1.9万穴,每穴3~5苗,每亩基本苗6万~8万。(3)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8公斤左右,肥料运筹上采取“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并重视磷钾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水浆管理上掌握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足苗后适时分次搁田,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割前7~10天断水。(4)病虫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防治稻蓟马、灰飞虱等,中后期综合防治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等。
二、淮稻31
淮稻31是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
1.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叶色中绿,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好,茎秆较粗壮,抗倒性强,穗型较大,后期熟相好,谷粒饱满。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48.8天。株高106.1厘米,每亩有效穗20.7万,每穗总粒数146.5粒,结实率89.4%,千粒重26.8克。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2019年检测:整精米率74.4%,垩白粒率12%,垩白度2.7%,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2.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量693.0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亩增产4.8%。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94.1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亩增产8.4%。
3.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播量20~25公斤,旱育秧每亩播量35~40公斤,塑盘育秧每盘播量120~130克,大田每亩用种量3~4公斤。(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35天,每亩栽插2万穴,基本苗6万~8万;机插秧秧龄18~20天,每亩栽插1.8万穴,基本苗6万~8万。(3)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8~20公斤,氮磷钾搭配使用,比例为2∶1∶1。肥料运筹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左右为宜,短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后期重施保花肥。水浆管理上掌握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当露田。当亩总茎蘖数达20万时分次适度搁田,后期间隙灌溉,干干湿湿,强秆壮根,收割前1周断水。(4)综合防治病虫害。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前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和螟虫等。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3/3/31/art_13466_108491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