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村级典型案例汇编(节选)——遵义市播州区金山村
金山村位于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东部,距离中心城区35公里,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00亩,辖14个村民组1016户4138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70人。近年来,金山村坚持以党组织引领为核心、以集体经济为支撑,立足村情挖潜力、干群合力做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新路,先后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100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398万元、纯收入达105万元。
一、党旗领航,从“各自为战”到“统一行动”
一是组织引领实现产业连片。金山村采取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抓统揽、党员联户包保模式,逐组召开产业动员会,告知种植品种、种植方式、收购模式、收益来源等内容,全方位调动群众生产和经营积极性。通过大力发展经果、“稻+”以及生猪等产业,多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今已转变为拥有“稻+鸭”绿色生态水稻1200余亩、精品水果4300余亩、生猪出栏3200余头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11512元增加到2023年的17800元。二是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与相邻九龙社区建立互帮共助机制,围绕“稻+”、油菜产业,构建组织联建、工作联动、产业联营、市场经营的“多村一体”发展模式,由九龙社区负责加工两村油菜,金山村负责提供“稻+”技术,利用黔来稻大米品牌帮助销售,实现两村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目前两村合作发展油菜4000亩、水稻4000亩。三是自主经营实现融合发展。坚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股分红、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原则,成立金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依托村集体积累和上级扶持资金,建设种猪养殖场,探索“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经营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目前,养猪场生猪存栏982头,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提供100万元的纯收入。
二、能人领军,从“零散种植”到“系统发展”
一是支部书记引路子。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带领村干部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组织群众前往贵阳乌当、四川茂县等地考察,学习掌握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山水林田结构,邀请农业专家对土质进行检测,确定种植“稻+”和脆桃产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全村共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观摩学习5次、60人次,召开各类观摩会4次、300余人次。二是班子队伍抓管理。采取60后抓产业、70后抓调解、80后抓统筹、90后抓市场的“6789”梯次配备方式,通过跟厂学习、资金入股、技术培训等形式,使村干部全程参与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并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村“两委”成员个人待遇挂钩,激发村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2022年发放8名村务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考核资金11万元。三是乡贤人才助发展。坚持以乡情为纽带、以政策为引导,开展全域乡贤普查,摸清本村乡贤状况,建立乡贤人才库。根据乡贤户籍所在村民组,明确专人联系服务在外乡贤,定期组织开展乡贤例会、联谊交流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奔赴乡贤发展地,实地考察招商,激活乡贤人才资源。截至目前,依托乡贤资源每年销售大米、菜籽油100余吨。
三、产业领路,从“单一品种”到“多点开花”
一是多元产业布局。按照“山顶林戴帽、山间果缠腰,平地建粮仓、沟边修农庄”发展战略,围绕坡耕地、稻田、荒土等不同土质资源,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远离农户地修建养猪场。在坡耕地带发展特色经果,在土壤肥沃和水源充足的稻田内推行“稻+鱼”“稻+鸭”产业。依托生态旅游和康养度假产业发展契机,建设生态农庄,全方位构建起金山多层次产业布局。二是精细产业发展。围绕“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对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积极做好产品有机认证,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持续抓实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截至目前,该村“稻+”生态大米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成功注册“黔来稻”商标。三是拓展产业销路。紧扣市场需求,通过分析研究市场行情,采取精细加工、品牌包装等形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运用“线上+线下”双线销售方式,利用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同时,认真筹办“桃花节”“采摘节”“认购会”等线下活动,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共举办桃花节4次,“挂牌认购”桃树500余棵,签订桃子订单意向协议12万斤。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syqt/nyzcyggdy/202312/t20231221_833822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