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第十七届巫山国际红叶节期间,2023年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在巫山红叶广场唱响。与此同时,第六届新时代乡村建设研讨会也同步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齐聚一堂,就村歌如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行深入探讨。
振兴路上村歌嘹亮
“鱼池村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云海茫茫……”研讨会在巴南区东温泉镇鱼池村村歌《云上鱼池》的嘹亮歌声中开始。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同时强调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感。
这一年来,“村BA”“村超”“村TT”等体育活动在广大乡村掀起阵阵高潮,村歌也成为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民们用歌声讴歌新时代乡村变化,展现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
从2018年至今,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爱故乡·村歌计划”,推动由政府引导、村民主创、社会参与的“共创型村歌”活动。目前已经以新老村民共同参与的方式,在全国创作了49首“共创型”村歌,包括重庆城口、北碚、武隆、巴南、长寿、忠县、南川等区县的14首。
《云上鱼池》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村民众筹,经过7天的村庄故事分享、词曲创作、演唱排练,去年鱼池村《云上鱼池》正式诞生,一经推出就在全村广泛传唱,对丰富村民生活、带动村民干事创业、加快村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天的2023年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上,“爱故乡·村歌计划”参与创作的忠县竹山村村歌《竹山之歌》和长寿区青丰村村歌《青丰颂》还分别获得了三等奖。
村歌的蓬勃生命力在于集体创作
当乡村文化现象频频出圈,如何才能让它们健康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村歌的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村歌集体创作的过程,是一种跨界合作,是彼此多元互动的模式。”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付海鸿是一名村歌协作者,参与了《云上鱼池》等多首村歌的创作,在她看来,村歌计划促成了地方政府、村两委、社会工作者等与村民的跨界合作,“在这种模式中,村歌计划协作者不是为村民写歌的人,而是联动各方的信使,也就是‘穿针引线’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卜卫表示,村歌的蓬勃生命力在于集体创作,村歌表面上是一首歌曲的创作,实际上是一个集体建构村庄历史、形成共同文化想象的过程。
“村歌植根于乡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讨会上,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肖亚成对村歌的重要特征进行了总结,“村歌的主体是村民,必须要有村民参与,内容上要反映村落的风土人情、劳动场景、生活追求等,节奏和旋律上要优美向上。”
西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郑劲松近年来高度关注村歌现象,他建议:“村歌创作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曾经存在于乡村的民歌、民谣、谚语和民间传说、故事,那是经过时间沉淀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同时在创作上要雅俗共赏,注重抒情特征,便于传播。”
新书《村歌嘹亮》和《我们的村歌》彰显村歌力量
当天,研讨会上还发布了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新书《村歌嘹亮》和《我们的村歌》。
《村歌嘹亮》收录了重庆、福建、云南、河北、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市共35首“共创型”村歌,其中包括重庆的9首。书中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每首村歌的简谱、村庄简介以及以村民为第一人称的“村歌感言”,村歌后还附有二维码,手机扫码即可播放该首村歌演唱录音及伴奏音频。
《我们的村歌》则与《村歌嘹亮》相互配合,介绍了村歌计划的缘起、村歌创作纪实,以及村歌创作完成后的各种影响,通过对参与创作者、新老村民、村干部等群体进行访谈,同时结合社会工作者、专家学者等的感悟、点评与反思。
“以农民为主体的‘村歌’实践不仅能有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还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村庄发展带来新气象。”西南大学副校长葛信勇表示,希望通过这两本书的发表,让更多人看到村歌的力量,加入到村歌创作中来,共同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311/t20231122_125903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