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今年秋季玉米播种面积37.3万亩,大豆播种面积7.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4万亩,目前蒜茬玉米喜获丰收,收获面积11万余亩,农户种植玉米亩收入1900元左右。
“黄金玉米带”迎来好“丰”景
提高良种占有率科学制定推广方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种子质量的优劣对秋季粮食生产至关重要。为提高种子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金乡县组织农业专家对适宜金乡种植的玉米和大豆品种进行遴选,制定优良品种推广实施方案,加快提高优良品种占有率。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本着“谁实施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从事新品种试验示范的主体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种植试验基地和3~5名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品种的多少建立展示田,要求建立作物生长节点的考查报告和总结分析等档案以便进行综合评价。
多措并举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在关键节点组织种粮大户等进行大田观摩,让使用者亲身体会该品种的特性特征及表现。要求在宣传该品种优良特性的同时,注重品种的不足表现,以及克服品种不足的应对措施。如抗病虫性方面,要求制定高感病害或害虫防治的实施方案,尤其是要明确科学防治病虫的关键节点,确保病虫导致的减产降到最低,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用量。
充分发挥快手、抖音和微信的宣传作用,营造优良品种的推广氛围。严防种子暴利,对虚假广告等一经发现严厉查处。目前登海系列、农大系列等玉米种,安豆系列、徐豆系列和临豆系列等大豆种子,被种粮大户和农民广泛接受,良种覆盖率近100%。
优组适用技术集成和种植模式
为缓解秋粮作物的争地矛盾,一是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根据金乡的气候特点和农民的种植习惯等,组织专家就带状复合种植进行调研,制定了农机农艺相结合的8:2式和5:3式等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均实现了双丰收,成为继大蒜辣椒套种种植模式之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是探索创新大豆棉花、玉米花生等带状种植模式。棉花是金乡的传统种植作物,农民有着很高的植棉情结,年种植面积曾超过70万亩。花生在金乡沙壤地块亦广泛种植。为提高秋粮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对大豆棉花、玉米花生等带状种植进行了成功探索,在结合适宜农机耕收的前提下,制定不同的方案进行创新试验,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进行分类引导种植。目前不同带状种植模式都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三是全力推进飞防技术。无人机防治根据发布的病虫情报进行,不仅防效好,而且费用低,逐渐被接受。2023年秋粮作物飞防面积达40余万亩。四是培训农民。依托农民培训项目,对高素质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在提高他们适用技术水平的同时,重点提升他们的粮食安全生产意识、创新发展意识以及节本增效意识等,使他们成为粮食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
一是引导有序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利用先进的技术、农机来帮助农民种地,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积极引导今年种植玉米、大豆的农民和种植大户进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托管服务面积达到30.6万亩次,同时带动全县托管服务达到114.3万亩次。
二是规范推进“济时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以来,着力推动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提档升级,全域推进“济时雨”农服品牌创建工作。预计到2023年底,实现“济时雨”农服全域覆盖,实现“半小时”“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确保农户与农服组织半小时内实现农服需求精准对接、无缝对接。
播种玉米大豆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解决一家一户生产成本高、新技术推广慢、粮食安全生产等问题,金乡县始终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作为实现粮食稳产保供、乡村振兴的总抓手。
一是运用政策、组织两个保障。出台了《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提升整县推进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等方面制定了“抓好8个1工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合理用地需求”等17条措施。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镇街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组建了辅导员队伍,从镇街和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抽调农技、农机、畜牧等89名专业人员,按照经营类别、专业人员特长,一对一地对示范社政策及技术需求进行辅导,宣传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服务。
二是开展了“摸底调查、抱团发展”两项活动。按照运营“良好、一般和未运营”三种类型,扎实开展了农民合作社摸底调查,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276家。依托小麦、玉米等产业,发展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联合社。结合区域内特色优势产业,以典型合作社为依托,组建了粮食、农机等行业的联合社。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达22家。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11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36家,市级示范社28家,县级示范社115家。家庭农场发展到798家,省级示范场8家,市级示范场27家,县级示范场39家。
引导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小田并大田”后,现代化大型机械能够进地作业,同时也提高了机械的作业效率。通过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实行“耕、种、防、收、销”等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收,每亩节省生产成本60~100元、增产50~100公斤、增收300元左右。
二是促进粮食面积产量双提升。2023年,种植玉米37.3万亩,较上年增加0.4万亩,预计总产22.98万吨,较上年增加1.49万吨;大豆7.5万亩,较上年增加0.3万亩,预计总产2.1万吨,较上年增加0.12万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4万亩,较上年增加0.2万亩,在济宁市各县(市区)中推广面积最大。(金乡县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311/t20231116_44768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