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总产连续3年超600亿斤;防返贫监测收入基准线提至7500元;农产品加工业年营收突破2万亿元……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为湖南擘画“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勉励湖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年来,湖南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乡村振兴蹄疾步稳,乡村越来越和美。
9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乡村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介绍3年来湖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取得的成果。
粮食安全责任扛得稳
湖南是农业大省,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湖南责无旁贷。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省粮食总产连续3年超600亿斤,”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建球介绍,湖南双季稻面积、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湖南贡献”。
今年,湖南粮食播种面积达7145万亩,超计划任务10万亩。其中,早稻已丰收,早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当前,全省中稻收割已近尾声。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近年来,深入实施优质湘猪工程,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出栏生猪3250.5万头,居全国第一位。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供给充裕,品质持续优化升级。
农田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湖南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近3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310万亩,在全省实施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着力解决农田水利“中梗阻”“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9月28日,记者来到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农科院片区项目施工现场,只见一堆堆砌块、板材、钢筋等摆放整齐,工人来来往往,有序又繁忙。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湖南加快打造种业创新和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年底可交付入住,镉低积累水稻、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推广实现重大突破。全省已培育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企业6家,隆平高科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0%,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首批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
“湖南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和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艳青说。目前,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工程机械头部企业进入农机研发制造领域,湖南研发的水稻有序抛秧机、履带拖拉机、粮食烘干机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农机装备产业产值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较快增长,其中水稻、油菜分别达81.78%、66.55%,近3年年均分别增长1.77、2.11个百分点。
防返贫底线守得牢
金秋时节,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猕猴桃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一个小果子,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金果果”。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分之二的脱贫人口通过猕猴桃、茶叶、百合等产业带动实现稳定增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刘冬生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赵成新介绍,湖南坚持监测和帮扶两手抓、同发力,对易返贫致贫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目前,全省防返贫监测收入基准线提至7500元,防返贫监测对象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强化产业帮扶。湖南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发展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园,脱贫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有活干、有钱赚。
突出稳岗就业。今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已达250.02万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强劲,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兴旺,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湖南持续培育壮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产业强镇7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1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年营收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由2020年的5100家增加到目前的5859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湘字号”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响,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46元。
美丽乡村景色日新
9月27日,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青砖黛瓦的湘南民居错落有致,游客成群结队前来接受红色洗礼。李园、桃园、小黄姜基地点缀田间,滁水河静静流向远方,宛如一幅秀美灵动的山水画卷。
“湖南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已完成1.8万个村分类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提升。”王建球介绍。湖南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首厕过关制”经验在全国推广,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省市县三级共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200个。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增强。全省农村水、电、路、气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进一步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加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初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湖南坚持规划先行,立足乡村特征提升乡村风貌,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了一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示范镇村,积分制、网格化、屋场会等有效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等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乡村振兴起宏图,绘出一片新风景。湖南以实施“五千工程”为抓手,建设“和美湘村”,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农村多元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制度“两项改革”试点稳步实施,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今年底有望实现清零。
近两年,我省有8个地方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如今,越来越多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正在三湘大地拔节生长。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310/t20231007_643781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