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地处玉米种植黄金带,玉米面积和产量居全区之首,产量占全国3.2%。但也是典型缺水地区,水粮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制约瓶颈,当地多年探索实践,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研究示范,形成了以“密植滴灌、水肥高效、整市推进”为重点的玉米种植模式,已推广面积238万亩。
主要做法:一是上下一盘棋、整市全域推进。2020年以来,市委提出建设千万亩玉米种植核心区,连续三年印发节水增粮方案,各级党委、政府、农牧部门步调一致,统一技术模式、推广方式和政策扶持,大力推进该模式扩面积、用精准、广受益。二是共做一桌席、统筹政策跟进。整合优质高效增粮6个等种植项目资金约2.2亿元,向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等5个项目加大倾斜。全市建设百亩田100个、千亩方125个、万亩片30个、示范面积116万亩,培育新型种粮主体700余个,涌现出科尔沁区马忠臣、奈曼旗张玉辉等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形成了点上示范、面上开花,大户领干、小户照干良好氛围。三是完善一模式、集成七个精准。该项模式集成11项关键技术,狠抓7个精准。精准选种,鉴选发布玉米密植高产品种35个,推广面积300万亩;精准整地,由浅旋整地改为用深松机、翻转犁、联合整地机,平地镇压等精细整地;精准播种,示范区用北斗导航播种亩增密500-1000株;精准防控,高效喷头、植保机49.5万台套,玉米螟绿色防控、理化除草11万亩,理化除草5万亩;精准化控,增强抗倒伏能力;精准水肥管理,水肥一体、分次施肥607万亩;精准收获,籽粒收20万亩以上。四是同奏一首曲、点面结合推广。成立5个“中国农科院专家工作站”“通辽市玉米高产研究中心”,采取“1+8+N”模式建设11个精品示范区,开展常态化观摩,高产竞赛创东北春玉米区千亩和万亩单产纪录,发布“三分钟农视”农技视频630期,直播53次,19万人关注,点击量534万次。
该模式比管灌增产100-200公斤/亩,增收250-300元/亩,节水40-50%。实现玉米种植全环节技术提升和标准化改造,加快推动管灌、喷灌改滴灌进程。同时配套推广籽粒直收减损技术,可减少粮食损失3%,解决地趴粮问题。
该模式在通辽大面积推广,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600余万亩,今后全市1000万亩以上水浇地均可改造提升应用该模式。该模式在具有浅埋滴灌条件的地区也可以结合实际进行推广。
信息来源: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zt/yzgxzl/202309/t20230915_23799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