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拓宽农村电商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9月14日第11版)

发布时间:2023-09-18     来源: 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近日,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培育“土特产”电商品牌、鼓励农村电商创业就业3项重点任务。这为农村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据商务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这些零售额的实现主要依托各类农村电商企业。相比传统的商贸企业,农村电商具有商品多样性、购物便捷性、配送时效性等优势。随着农村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在农村普及,农村电商企业已成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

  各类新模式新业态也为农村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区别于传统农村电商模式,目前一些新兴电商模式逐步发展,社交电商、全产业链电商、社区电商等新模式在农村落地,网红带货、农旅直播等新业态在县域掀起热潮。在农业主产区的乡村,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网订店送、即时零售等业态并不鲜见。

  不过,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物流成本偏高,加之乡村产业处在初级阶段,农村电商企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难题。例如,受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农村电商人才引进难度大、流失率高、缺口大;受合作基地产业特色不明显影响,不少电商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受种植养殖规模不够、标准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和品质难以保持……

  县域和乡村是消费的新增长极。农村电商企业要发展,不仅要实现营销突围,还要实现产业升级。要充分挖掘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巩固现有“大而全”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小而美”的农村电商特色品牌。进一步下沉农村市场,促进自身与农村产业全链条深度融合,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

  在设施化水平上下功夫。调研显示,我国农产品产地设施化处理率不足1/7,是影响流通增值的重要因素。电商企业应将产业链向农业生产环节延伸,加强产地加工、仓储、包装等设施设备建设,不断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产后集散能力、均衡供应能力,在提升自身效益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在冷链物流方面做文章。冷链物流对保障食品安全、降低流通损耗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以来,商务部累计支持各地新增冷链设施超过350万吨。有实力的企业不妨借此机会完善集配中心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农产品集散地冷链分拨网络和销地冷链配送网络,布局一批冷库、低温配送中心、中央厨房等冷链设施。

  在共同配送上谋合作。研究表明,在各自单独进村成本比较高的地区,电商企业发展县到村或者乡到村的共同配送,通过资源共享协作,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商务部等部门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发展智慧物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电商企业应进一步谋划与县域邮政、供销、快递、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的市场化合作,瞄准新模式,开展共同配送服务。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jjrbbd/202309/t20230914_643647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