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把晚秋作物作为一季正种庄稼来抓,坚持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应种尽种,充分挖掘晚秋生产潜力,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完成。
一是突出布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按照“稳面、提质、增效”的思路,根据不同区域土壤及气候特点、前作茬口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大春作物收获后的空闲田地,新植幼龄经果园空行,坡坎平台等耕地资源,新整治的农户承包撂荒耕地,突出秋洋芋、主抓秋玉米、发展秋红苕,扩种秋大豆,提质秋蔬菜,合理布局优化种植结构,确保晚秋作物生产适销对路。全区规划落实晚秋粮食作物4.7万亩,秋蔬菜3.5万亩。
二是突出单产提升,优化生产服务。组织区、乡农业技术人员100余名,划片分区成立生产服务队22支,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突出抓好秋玉米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套作直播,一次全苗;秋洋芋脱毒早熟良种,深沟高埂,催芽下种,增施有机肥;秋大豆适时早播,开沟排湿;秋红苕深沟高厢,早栽密植等高产栽培技术,努力提高晚秋作物单产。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10场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
三是突出片点建设,优化示范引领。着力开展晚秋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在化成镇、鼎山镇、梁永镇、曾口镇连片规划布局秋洋芋种植1500亩,在水宁寺镇、曾口镇依托养殖企业落实秋玉米示范种植2000亩,在近郊的玉堂街道、枣林镇、清江镇、曾口镇、大茅坪镇、平梁镇等地集中发展秋蔬菜示范面积5000亩。落实各乡镇(街道)建立200亩以上的晚秋农业生产综合示范片,突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发展。
四是突出服务保障,优化市场开拓。区里统筹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准备和供应,完成洋芋种子储备2300吨、玉米种24吨、农药12吨、肥料1500吨等,保障生产需求。突出宣传引导,积极发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新模式,落实种植订单生产,多途径提高农民群众晚秋生产积极性,力争通过晚秋生产带动全区农户人均增收20元以上。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9/1/f117125040ec49f3b57f907ecd9874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