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邛崃市“五措并举”高标准推进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

发布时间:2023-08-18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邛崃市立足良好的杂交水稻制种及农业产业基础,抢抓国家种业产业布局机遇,加快提升种子基地建设水平,2013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目前,建成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8万亩,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2.8万亩以上,年产杂交水稻种子约620万公斤,连续三轮获批国家级制种大县。

  一、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种基地建设

  (一)建强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镇街、企业、科研院所等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制种基地建设管理。

  (二)系统编制规划方案。完成《四川省邛崃市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2―2025)》《邛崃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邛崃市智慧制种标准化总部基地建设方案》《邛崃市制种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等规划方案编制,扎实推进规划方案落地落实。

  (三)科学布局制种基地。结合气候、水源、土壤等因素,科学划定“一核两区多基地”,确定东路坝区临邛、固驿、高埂、羊安、桑园5个制种镇街、32个村(社区)共8万余亩优质高标准农田作为制种基地。

  二、突出示范引领,提升制种基地建设水平

  (一)高标准推进基地建设。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维护等项目资金2.5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制种基地8万亩,实现制种基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制种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二)推广制种全程机械化。建成固驿街道仁寿社区、临邛街道关家村等集中连片全程机械化制种总部基地2000亩,通过示范引领,全面推广机械化播种育秧、无人机智能巡田及数字化管理、无人机喷施920、无人机母本花时调控、无人机授粉、父母本机械分收等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应用父母本6:24宽行比机械栽插模式,每亩额外增加父本稻谷产值100—150元,总体制种收益提高300—400元/亩。

  (三)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投入资金700万元,建成投运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物联网和种子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字技术引入水稻制种关键环节。引入华智生物和中化MAP,推进制种基地7000亩国家数字种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实现制种基地田间地情、肥情、环情、墒情实时监控,构建天、空、地、人、农机“五位一体”的全程种植数据采集体系。

  三、突出要素聚集,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一)整合各类资金投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300余万元,带动荃银、川种等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社会投资2.3亿元,投入基地建设、智能育秧、种子烘干、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品种研发、技术示范推广、品牌营销等种子生产主要环节,增强制种企业全要素、链条式、社会化加工生产服务能力。

  (二)出台种业激励政策。出台《邛崃市2023年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生产激励工作方案》等系列种业支持政策,对在邛制种企业、在邛注册(签订投资协议)制种企业、大户分别给予200元、300元、500元每亩制种激励。开展种子学校培训,完成首批45名制种人员培训,培养懂制种、会经营、善管理制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三)创新金融服务保障。出台《邛崃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制种激励及保险补贴管理办法》《邛崃市2023年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工作方案》,创新开发出商业性补充保险,将保额从2000元/亩提高至2800元/亩,补充保险费率6%,保费48元/亩,补充保险保费由财政全额补贴,最大程度降低制种风险。

  四、突出科技驱动,强化种业创新联合攻关

  (一)提升育种科研能力。成功组建四川现代种业研究院,投运投资达1.1亿元的种业实验中心,成立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邛崃分中心,搭建种子生理、精准鉴定、生物育种研发平台,即将建成容纳180万份种源的基因库,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作物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挖掘和克隆水稻等重要基因30余个,创制作物新材料40余份。

  (二)严格种子质量检测。专业化引入集DUS测试、品种区试、抗性鉴定为一体的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构建“鉴定评价+基因挖掘”检测利用体系,完成品种鉴定检测3200余份;市场化入驻西南首家第三方种子质量检测机构,完成种子样品检测5000份以上。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金1000万元,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川种种业、荃银生物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实施优质香型水稻新品种产业化示范、水稻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水稻新品种测试、展示、绿色栽培管理实验、原种繁育及试制等项目,提升在地制种企业、科研院所水稻研发生产技术水平。

  五、突出服务效能,推动制种基地提质扩面

  (一)完成制种基地上图入库。出台《邛崃市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管理办法》,组建制种基地“县、乡、村”三级管理队伍,会同四川省农科院遥感所开展种子生产基地及制种区域上图入库,完成5个镇街、32个村(社区)制种基地80011.8亩上图入库,其中2023年制种面积为28154.1亩,后备制种区域为51857.7亩,形成“一图一库一册两报告”成果资料。

  (二)增强制种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总投入1.83亿元的荃银、嘉禾、川种、金色农化、荣稻科技以及临邛马桥、关家、华山、高埂火星、固驿开元等区域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开展集中育秧、种子烘干、初选、仓储等社会化服务,辐射服务全市制种面积2.8万余亩,年种子加工能力达11500吨。

  (三)严格基地种子监管执法。建成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邛崃)巡回法庭,充分发挥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邛崃)巡回法庭作用,公开审理纠纷案1宗,进一步强化种业市场净化。严格种子市场监管执法,发现并查处1起推广、销售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的农作物种子行为。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8/16/4d15e92d14ed4433955db35763131eb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