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重庆老字号牛肉干的“逆生长”

发布时间:2023-08-18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记录各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鲜活故事,呈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新华网重庆8月16日电(李元元 韩梦霖)牛肉干,是广受国人喜爱的一类休闲小吃。在中国的牛肉干市场上,有一款沉淀了几代人情怀的产品,这就是金角“老四川”牛肉干。

  7月下旬,走进重庆市綦江食品工业园区重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浓浓的肉干香味扑鼻而来,流水线上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赶订单。

  据记载,“老四川”牛肉干创始于1937年,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终于发展成为风靡国内市场的畅销零食。20世纪90年代,“老四川”牛肉干的市场占有率一度位居国内前列。2006年,“老四川”牛肉干荣获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称号,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不靠情怀“固粉” “老字号”延续新故事

  “‘老四川’牛肉干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草本叶配制的香味秘方,不仅起到了防腐的作用,吃起来还回味悠长。很多60后、70后、80后一提到‘老四川’这个牌子都很亲切,好多人都说是吃着我们的牛肉干长大的。”重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荣介绍。

  据他介绍,现在的“老四川”牛肉干在生产中也依然遵循了传统制作工艺,辅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牛肉经过分割、浸泡、断生、晾、卤、烘、蒸、炒等多道工序,加上独特的香料配方,确保每一根牛肉干都丝丝入味。

  五香牛肉、麻辣牛肉、风干牛肉、灯影牛肉……在“老四川”牛肉干的展示柜台上,一件件产品整齐摆放,种类繁多。

  “别看现在有这么多品类,要知道三十多年前,我们就只有五香牛肉干这一个单品。”张向华介绍。为了加快新产品从研发到落地的转化速度,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壮大专业研发团队。目前,“老四川”牛肉干系列产品已经达到了12个品类、200多个品种。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作为‘老字号’企业,既要保留传统制作工艺、延续舌尖上的记忆,也要与时俱进,开拓新赛道。”张向华表示。

  从2012年开始,“老四川”牛肉干就陆续进驻各大电商平台,成为行业内较早“触网”销售的企业之一。“2020年,我们与国内一位头部主播合作,仅仅2分钟便实现了500万元的销售额。现在,我们线上销量占比已达到总销量的40%。”张向华说。

  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上出现的零食量贩店等“新零售”模式,因为品种齐、选择多、价格实惠,受到消费者青睐,也成为休闲零食新风口。“老四川”也很快加入“新玩法”,与部分零食量贩连锁品牌开展合作,并根据需要生产小份产品,加速新渠道新场景的突破。企业在预制菜领域也积极布局,推出了即食卤牛腱、红烧牛肉等新产品,年底还将推出“老四川”牛肉三汤,力争打造成预制菜行业的头部企业。

  “我们也在努力让90后、00后成为我们的消费群体。”张向华坦言,“老四川”牛肉干虽然有底蕴,但不能只靠情怀“固粉”“圈粉”,在消费选择越来越多的今天,必须主动做出改变,让“老字号”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重庆锚定5000亿级产业目标

  让“老字号”焕发出新活力,这样的故事,今后在重庆还会不断上演。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产业,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不久,重庆市提出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五千亿级产值。

  重庆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既有良好的基础,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相关实施意见,未来5年,重庆将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完善一批产业链条,建成一批特色园区,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高地。到2027年,力争全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

  今年6月,在重庆市举办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上,发布了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爆品”机会清单,推出12类有重庆辨识度的美食品类。其中,老腊肉制品、牛肉干等渝派零食作为休闲类食品榜上有名。

  重庆也在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今年6月,以食品科学研究闻名的江南大学与重庆市共同成立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旨在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变化趋势,加强产品创新研发。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我们坚持把带动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作为出发点,搞好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农民各类市场主体的多方共赢。”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张向华介绍,企业每年都会收购当地的花椒、海椒、芝麻等农副产品,作为“老四川”牛肉干产品的生产原料。他们还与綦江区赶水镇的养牛场签订协议,采购本地黄牛肉制作高端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从土特产到好食品 “黄金十条政策”助力“渝味儿”升级

  当前,重庆正在争创一批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市级骨干示范园区,通过加工园区的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在綦江区食品园区内,类似“老四川”这样颇具规模和实力的加工企业还有不少。作为全市唯一的专业食品园区,该园区内入驻了“饭遭殃”“多味多”“渝派”等15家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及配套企业。

  近年来,綦江区持续推进食品园区专业化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农产品加工行业聚集,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据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助力产业集聚发展,园区超前完善要素,加快推进企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同步建设冻库、鲜库、仓库等配套设施,节省企业落地建厂时间,实现快速投产。同时,加快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和西部营养科学研究院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热电冷用能和检测检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园区发展硬环境。

  “2021年,企业从城区的老厂房搬迁至食品工业园区的新厂房,同步引进智能化生产线,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均达到全国同行业内先进水平。”张向华表示。

  火锅是重庆的另一张美食名片,重庆也将利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发展的“东风”,规划进一步将火锅产业打造成世界的美食名片。

  为此,重庆将加强统筹规划,建设一批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火锅食材种养(殖)基地、火锅底料加工和火锅预制菜优质原料供应基地。提档升级火锅食材产业园,引育全球特色火锅底料、预制菜优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园发展。同时,做强火锅产业消费市场,规划建设集聚全球特色火锅资源的“重庆国际火锅村”,鼓励各区县改造建设传承文化、彰显特色的高品味区域火锅集聚区,推进火锅美食街区、火锅网红地标提档升级。

  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今年出台了支持食品及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黄金十条政策”,包括支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头部龙头企业招商支持力度、设立1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等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以重庆打造5000亿级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契机,在技术创新、品牌打造方面发力,争取把‘老四川’做成行业内的百年老店,早日成为上市企业。”谈到未来,张向华信心满满。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308/t20230816_122435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