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8月8日电(葛琦 彭博)近日,在重庆市彭水县鞍子镇,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采收花椒。
鞍子镇花椒基地位于何家村、金山村交接处,曾经粗放的种植模式和山岭薄地的地理特征让这里一度成为石漠化重灾区。经过多方调研,鞍子镇以何家村、金山村为中心,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无刺大红袍红花椒3000亩。
依托“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鞍子镇以土地流转、吸纳务工就业、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发展花椒产业,推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生态环境修复与产业链条打造互促互益,通过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提升花椒综合附加值,当地深入挖掘产业各环节经济效益,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全链条”。“我们一方面支持引导企业加强花椒种植的技术投入,强化种植管理,提升种植产量;另一方面探索村集体经济与公司合作,打造花椒烘干、包装等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实现农产品生产提级延展,提升农产品综合附加值。”鞍子镇金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说。
如今越来越多农户在家门口务工,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预计2024年花椒基地将迎来丰产期,鞍子镇将大力支持企业注册商标,开展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品牌化,力争实现年产值500万元。
村民正在采收花椒。新华网 彭博 摄
村民正在拣选花椒。新华网发(赵勇 摄)
依托深加工基地,村民栽种的花椒综合附加值不断提升。新华网发(赵勇 摄)
丰收的花椒像村民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新华网 彭博 摄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308/t20230811_122342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