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预制菜产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预制菜推进了从“菜篮子”到“菜盘子”,也是推动餐饮业产业化、标准化、供应链规模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政府的宏观支持、科研成果的助推、企业的创新以及供应链的升级,都为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政策扶持助力行业飞跃发展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推动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新兴产业。山东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利用省内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在集群打造、龙头培育、菜品研发、品牌塑造等方面聚焦聚力,全省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共培育预制菜相关企业9000余家,占全国的13%,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农产品原料供给充足。山东省是我国重要农产品保供基地,是我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粮油、果蔬、肉蛋奶、水产品的产量居全国前列。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43.9万吨,花生总产量274万吨,蔬菜总产量9045.8万吨,水果总产量3095.6万吨,主要畜禽肉蛋奶总产量1580.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82.8万吨,是全国知名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具有优质的源头原料供应能力,为高质量、规模化发展预制菜产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农产品品质有保障。山东省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7%以上,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整体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分别达到81个、700个,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先后落户山东,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2600多项。
产业融合发展程度高。山东省食品业发达、物流体系完备、出口优势明显。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近万家、年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农产品出口额达1394亿元,均居全国首位,多年来对日韩及欧美出口预制调理产品,具有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拥有预制菜上市公司9家,培育了龙大美食、诸城外贸、得利斯、惠发、凤祥、春雪等预制菜头部企业,低温肉制品、水产加工品、速冻调理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是全国最大的速冻肉丸生产基地。
政策集成统筹发展
山东省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烟台、潍坊等市的食品出口企业借助食品加工出口优势,开展肉类、海洋食品半成品等预制菜生产和出口。2017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发展预制菜肴、鲜切菜、调理食品、中央厨房等新产业新业态。2022年5月,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支持预制菜等产业发展;11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建强全产业链、拓展多维市场、构建标准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16条支持措施,建立省领导牵头、省直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推进机制。
山东省各市立足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纷纷布局发展预制菜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发展规划。比如,潍坊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3年行动计划,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为推进山东省预制菜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做好预制菜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山东预制菜产业联合会编制了《山东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肉类预制菜冷链物流仓储运输准则》《预制菜原料(鸡肉类制品)加工技术规范》《预制菜命名规则》等14项团体标准。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省农科院、临沂市农科院等单位推进研制《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等标准,争取上升为省级地方标准,为预制菜生产经营主体规范化生产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下一步,山东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大食物观”,推进预制菜产业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在原料供应端,重点抓好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生产加工端,重点抓好预制菜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流通营销端,重点抓好预制菜冷链物流仓储及市场拓展,形成上游原料充足、中游加工精细、下游市场广阔的产业发展体系。加强预制菜品牌推介,打造预制菜“十大品牌、百强企业、千优产品”,积极搭建产销对接、新品推介等平台,进一步扩大终端消费市场,带动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形成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
《中国食品报》(2023年07月28日07版)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308/t20230801_43882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