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引才下乡 山东济宁深耕“乡村振兴合伙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30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在山东省济宁市的乡村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有想法、有知识,敢干事、能干事,一个个传统村落经他们改造重新焕发活力,每每成为“网红”打卡地。这群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振兴合伙人”。

  

  

  

  

  

  近年来,济宁市立足乡村实际,健全推进机制,打造形成了“政府支持+平台孵化+市场运作”的合伙人招募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创业人才“下乡”,走出了一条汇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崭新路径。

  

  等闲谷艺术粮仓的门口标语让人印象深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摄

  等闲谷艺术粮仓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彬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间图书馆至今已接待过3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也是村民们平时带着孩子常来读书的地方。”7月26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济宁泗水县夹山头村的等闲谷艺术粮仓,走进一间宽敞别致的小型图书馆时,田彬介绍道。

  很多人无法想象,眼前这一乡村产业创意孵化平台,几年前还曾是一座废弃战备粮仓。田彬带领一帮设计师、艺术家朋友成功改造了粮仓,同时,还将周边村庄打造成现代休闲村落,让这里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等闲谷艺术粮仓内的小型图书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摄

  如今,这里已形成“研学+文创+艺术+教育+农业+旅游”的六位一体化发展格局。田彬带领团队探索出由“基础合伙人”到“成长合伙人”再到“核心合伙人”的晋升模式,先后吸引了48名乡村合伙人加入,落地合作项目45个,“合伙人+”效应不断显著,村集体也因此不断壮大,并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同样令坐落在龙湾湖畔的东仲都村华丽转身。这里吸引了艺术家、行业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等独立合伙人30余人,引入高校、民企等团队合伙人10余个,打造了陶朱工坊、“虎咬瓜”地瓜主题店、“山东手造·济宁好礼”展厅等30多个业态,2022年该村实现营业收入4900余万元,直接带动400余人就业。

  据了解,截至目前,泗水县已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256人,落地研学、民宿、餐饮等合伙项目112个,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东仲都村的一间工坊里正在举行的亲子研学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摄

  随着这一模式的深入推广,合伙人的队伍更加壮大。泗水县通过推动合伙人招项目、项目招合伙人,不断丰富合作项目内容,延伸产业服务,实现“合伙人+”效应,推动各业态项目互相成就,利用市场之手、商业之手串起产业链条。

  除了外来人才,合伙人中不乏本地村民。在东仲都村,有的村民以“乡村振兴合伙人”身份加入创业团队自己当老板,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增收;有的村民通过入驻“乡村振兴合伙人”创办的企业打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获得工资性收入。而合伙人招募的类别也更加多元化,包括产业合伙人、专家合伙人、集体合伙人等。

  

  东仲都村一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摄

  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站就坐落在泗水县,工作站不仅制定了合伙人进入、管理、培训、考核等制度,实现场所、人员、制度三到位;还安排专员代办项目落地手续,负责从农户手中流转宅基地,进行道路、绿化、治污、5G基站等基础设施配套,提供空间建设、项目规划、运营服务、日常管理等配套服务,让合伙人实现“拎包入伙”。

  为充分激发合伙人对乡村的归属感、认同感,泗水县专门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主动对接联系符合条件的合伙人,田彬、王大强等12人获得“圣地人才一卡通”,在全市范围内享受23项优质人才服务。对表现突出的合伙人,泗水县还授予他们“名誉村长”称号,邀请参与村集体发展和村务重要事项决策。

  泗水县只是济宁市深耕“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的一个缩影。目前,济宁市通过深化“乡村振兴合伙人”路径,广泛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591名,与村集体合伙开发项目501个,吸纳就业3.3万人,带动群众增收6亿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张玘云)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307/t20230728_43855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