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农村工作通讯》专稿: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交出“优粮”答卷——吉林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7-28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谷雨时节,沉寂的黑土地被春耕唤醒。

  在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打碎的秸秆覆盖在刚刚播种好的黑土地上。虽然时有六七级大风“呼呼”作响,但表层黑土被秸秆死死地护在土地上,没有造成表层黑土的流失。

  秸秆覆盖还田,是吉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精髓。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留下的嘱托,言犹在耳。田间地头上,曾与总书记面对面的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告诉记者:“梨树县保护性耕作面积由2020年的100多万亩,到现在已经285万亩。”“给大地盖了一层被”的“梨树模式”正是黑土地保护“吉林方案”的缩影。

  牢记殷殷嘱托,怀揣“国之大者”,护好“黑土粮仓”。三年来,从推进战略谋划、推广保护性耕作、出台全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到设立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院士工作站、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举办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再到形成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吉林省委、省政府披坚执锐、勇担重任,全省上下一心、由点及面,形成了政府推动、科技研发、农技推广中心推广、农民合作社实施的黑土地保护利用合力,把黑土地保护的论文写在了白山松水间,为全省粮食产量迈上800亿斤阶段性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主导 “天字工程”聚力“国之大者”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功不可没。位于黑土地核心区的吉林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和单产均排在全国前列,粮食商品率超过80%。吉林,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位于梨树县的中国黑土地博物馆,系统展示着黑土地保护的研发历程和具体内涵;不远处,一块20公顷的试验基地,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始终在耕耘的数据宝库……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是中国农业大学与梨树县人民政府共建的黑土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与示范基地,同时在梨树县泉眼沟村建设示范基地100公顷,进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相关研究。

  吉林省重视“梨树模式”的推广和创新,因地制宜,根据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应用不同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在“梨树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

  三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把保护黑土耕地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将黑土地保护放在高位,在很多方面做到了“第一”“唯一”。

  

  ——建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形成政府主导的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格局。吉林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压紧压实“五级书记”抓黑土地保护责任,凝聚保护合力。第一个成立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任双组长的黑土地保护领导小组,将黑土地保护视为“天字工程”。2021年,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设立黑土地保护管理处,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针对黑土地保护与管理设立的处级机构。黑土地保护管理处的设立,是吉林省统筹布局黑土地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利于对黑土地实行更加精细、垂直的管理,推进人才、资金、项目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

  ——强机制,出台管理条例,使黑土地保护有法可依。早在2018年,吉林省第一个出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法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对黑土地的分区规划、保护利用、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明确提出对盗挖、滥挖黑土的进行相应处罚,基本杜绝了盗挖黑土现象。202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就是在《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外,吉林省出台《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25年)》,明确目标、分区施策,同样属于全国第一份关于黑土地保护的规划。

  ——搭平台,筑巢引凤,让黑土地保护插上“科技的翅膀”。吉林省率先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与中科院签订框架协议,出台实施方案。自2021年起,举办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邀请领导、院士、专家共商黑土地保护之计。吉林第一个成立了由6位院士牵头领衔的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并推动市、县各级成立相关机构。在全国首创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系统,设立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院士工作站,研发生产了全国第一台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制定了全国第一个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将每年7月22日定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推行“田长制”。通过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保护路径,吉林省探索建立了多种黑土地保护模式。

  “稳步扩面、质量为先”,按照这一原则,吉林省发布《吉林省2023年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3300万亩,以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在全省适宜区域全面实施,优先保障典型黑土区需求,扩大适宜区域保护性耕作实施规模。

  ——优保障,加大财政支持,为黑土地保护“撑腰”。吉林省从作业补助、高标准应用基地补助、实施效果监测点补助等三方面,向各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体下达补助资金,采用差异化补助等方式指定细致的补贴标准。

  据农安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于东介绍,黑土地保护补贴,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根据秸秆覆盖量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补贴标准;二是根据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实行不同的补贴标准,其中秸秆深翻还田增施有机肥补贴最高,一公顷可达1500元。”

  政府主导、权责明晰、体系完整、财政助力,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卓有成效,交出一份“优粮”答卷。2022年,吉林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3283万亩,是2012年的14.2倍,稳居全国第一;为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超800亿斤,达到816.16亿斤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 良技良法护航推动“藏粮于技”

  “梨树模式的特点是秸秆覆盖还田,但并不只是秸秆覆盖还田。梨树模式涵盖免耕机械的应用、品种选用、种植模式的建立、施肥管理一体化等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大量的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米国华介绍。

  米国华是2009年来到梨树的,他带领学生在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建起“科技小院”,距今已有15年。15年间,从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到条带种植概念的形成,再到免耕播种机的发明与应用,他见证了“梨树模式”的形成与推广,也把自己变成“农民”,让农民变成了“专家”。

  保护黑土地,既要保护,又要利用,要处理好“养地”和“用地”之间的关系。如今,米国华带领团队,继续在梨树“科技小院”探索在保护黑土地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黑土地产能,从黑土地利用层面,对黑土地保护贡献智慧和方案。

  藏粮于技,科技赋能守护黑土地。2021年,吉林省率先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与中科院合作,签署框架协议,充分发挥中科院基础优势,统筹省内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资源力量,重点实施“3453”行动计划,即建设3个科技创新平台,开展4个领域专项攻关,示范推广5种技术模式,同步实施3大配套工程,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粮食产量迈上标志性新台阶。

  四平市与中国科学院等14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开放式学习、交流互动平台。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研发平台,建立了长达15年的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225亩,建立了长达10年的试验示范基地3000亩,每年有5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130多名硕博研究生在梨树县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50余项,引进“863”“973”重大课题和重大项目22项。同时,依托“科技小院”、黑土地保护利用院士工作站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打造了“院士工作站+科技联盟+科技小院+推广站+示范户”五位一体模式,院士专家的论文写在了梨树大地上。

  科技,是破解黑土地保护难题的“钥匙”。

  在农安县陈家店村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远远望去,是连片平整的黑土地,刚下过雨的黑土地踩上去格外松软,粉碎的秸秆残渣还零星地覆盖在黑土上。据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工程师黄丹丹介绍:“每年秋天,将秸秆全量深翻还田。目前,土壤墒情良好,等温度再升高一点,就可以播撒玉米种子。”

  2021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启动后,黄丹丹跟同事来到陈家店村,在这片黑土地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区,运用“深翻或碎混+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技术,探索改善黑土地质量,以解决黑土变“瘦”、变“薄”、变“硬”等问题。

  变“瘦”、变“薄”、变“硬”,是对黑土地面临问题的形象描述,对应的是黑土地侵蚀加剧、有机质和养分元素衰退、结构改变和蓄水能力下降。在黑土地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区,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探索试验秸秆覆盖还田宽窄行苗肥提苗深松技术、秸秆覆盖宽窄行条耕技术、“秸秆覆盖免耕+带耕技术”“秸秆覆盖—深翻交替还田耕作技术”、秸秆覆混还田耕作技术等5种模式。“这5种模式是农民比较认可的、有实践价值的、能够推行的模式,各有各的优势,我们的任务就是区分不同模式的优劣和适用范围。”黄丹丹说。

  良技护良田。保护黑土地,既要探索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模式,又要进行机具研发和机械化的推广,两条线共同融入黑土地保护中。

  “如果没有免耕播种机,保护性耕作等于空谈”。2007年,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关义新主动请缨研发免耕播种机。在一间墙壁上挂满工具的简陋房间里,中国第一台免耕播种机诞生。

  

  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多功能免耕播种机一次进地能够完成秸秆处理、苗带疏松、条带旋耕、深施底肥、种床整备、精量播种、压轮压种、口肥浅施、挤压覆土等一系列工序,极大减少了反复进地作业对黑土地造成的影响。

  此外,为了全方位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吉林省还把“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做深做实,建立起了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的保护路径,探索形成了秸秆覆盖还田、深翻还田、碎混还田等多种黑土地保护模式。

  科技的力量在黑土地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企业在促进科技转化上不断创新。在隆源农业的黑土保护展示推广中心内,现代化的展厅、多功能的演示装备,从黑土地分区分类、到国家对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视与政策,全方位展示着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成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探索者、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者、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践行者”,是隆源农业的战略定位。隆源农业投资6000万元,建成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研究院,配有高端科研实验设备、全智能温室、智慧农机服务中心,并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探索黑土地保护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力求形成“用得上、有影响、留得下、推得开”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成果。

  新型主体带动 全方位夯实“黑土粮仓”根基

  “土地最诚实,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怎么推广?用事实说话!确保种粮农民不吃亏、有赚头,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耕地。让农民在种地中尝到甜头,才能主动护好、用好脚底下这片田,手中的饭碗才能端得更加稳当。”乾溢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徐国承在黑土地上耕耘了42年。说起脚下这片黑土,十分动情。

  乾溢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嫁接小农户与农机作业服务大户需求、总结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经验、探索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成员主体已发展到263家,累计拥有农用机械4168台(套),托管流转入股经营土地总面积约76万亩,服务小农户3.6万余户,涉及约15万人,每年可为成员节本增产收益超1.5亿元。

  “黑土地保护最关键的在于土地集约。土地不集约,效率上不来。”于是,从成立之初,乾溢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鼓励成员主体在保持原有土地经营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动员周边3~5户村民参与土地托管,慢慢形成示范效应,逐步扩大规模。

  黑土地保护,既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也需要耕作方式的改进。

  保护性耕作核心在于免耕少耕,这种耕作方式能否获得好的产量,对此,农民有很多顾虑。

  徐国承对农民的顾虑深有感触。他认为,“保护性耕作要推行下去,不减产是关键”。基于此,乾溢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农民签订“包地”合同,合同中明确,在同一年,与同样地块的同等品种相比,如果合作社负责的土地减产,由合作社负责给予农民补偿。“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农民来找合作社补偿的。”徐国承自豪地说。

  同样,农安县陈家店村众一合作社也选择把更多收益分给农民,每公顷流转土地给予农民分红16500元,加上免费合作医疗,每公顷能达到18500元,远高于市场价格。

  “黑土地保护的落实落地,是要靠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来执行的。”于冬说。农民将土地通过流转或托管的方式交给合作社,合作社借助机械化、规模化优势,开展保护性耕作,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既保证了农民收益,又保护了黑土地。

  卢伟合作社是较早实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合作社之一,也是最早尝到“梨树模式”甜头的合作社。2015年起,合作社理事长卢伟带领合作社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我们现在主要利用秸秆还田,这也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土壤表面覆盖秸秆,既解决了秸秆焚烧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土壤的湿度和温度,达到保土、保水、养地的目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卢伟说。

  

  卢伟合作社以黑土地保护为前提,注重增产增效,曾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等在梨树举办的农民高产高效竞赛,并与梨树“科技小院”保持着长期的联系。在卢伟看来,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推行,既要“节本”,又要“增效”。目前,卢伟合作社正在探索种养循环农业的方式,将养殖的鸡、猪、鸭等畜禽粪便收集起来,经发酵后转化为有机肥还田,减少了化肥使用,“节约了成本”;农家肥养地,使产量提高,“提高了效益”。

  卢伟合作社“粪污变粪肥”的做法,是“梨树模式”的又一创新。近年来,“梨树模式”在原有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基础上,结合“秸秆变肉”工程,融入秸秆科学离田和粪肥堆沤还田模式,打造了更加节本增效的“梨树模式4+2”升级版。

  “黑土地保护是个长期渐进的工程,应该将它作为重点工作,同时统筹其他工作。”据梨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英男介绍,梨树县将黑土地保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鼓励农户将粪肥堆沤还田,清理四沟四渠,修复原有生态林带,将所有关于黑土地保护的薄弱点位全都堵上。

  如今,黑土地保护一系列政策和模式让越来越多吉林农户尝到了甜头。

  “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并非照搬照抄,而是要挖掘‘梨树模式’的科学内涵和方法,从中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更大范围推广时更加注重因地制宜,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这才是推广‘梨树模式’的关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黑土地保护管理处处长刘彦佐说。

  黑土藏粮,沃野生金。在吉林省打造“千亿斤粮食”工程的奋斗路上,一个个新方法、新模式,一项项新机制、新技术,正在稳步助力“耕地中的大熊猫”地力提升,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理念也正在白山松水间生根发芽,全方位夯实了“黑土粮仓”的根基。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bmdt/202307/t20230724_87431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