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水稻抽穗,稻香千里,一片欣欣向荣的壮美图景铺展在南充的沃野田畴。
近年来,南充以建成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为统揽,推动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围绕“技术、种子、机械”三个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提高粮食产量;现代农业园区数量和规模居全省第一,大大提升农产品加工率,提升农业附加值。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稳定农业发展“基本盘”,奋力书写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南充答卷。
藏粮于地 建成并认定高标准农田475.3万亩
7月14日上午,营山县东升镇玉帝村,粮食安全产业带内,高标准农田里,成片成片的水稻长势良好,并开始抽穗,风吹稻浪翻涌,稻香四溢。
市植保植检站相关负责人和营山当地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一起正在查看水稻长势以及是否存在稻飞虱病虫害。
“目前水稻正值抽穗期,田间管理很重要,市上一共组成了3个工作组赶赴南充各地,与当地植保植检工作人员一起,对全市稻飞虱病虫害情况进行调研摸底,以制定详细的防控措施。”市植保植检站相关负责人说。
在南充,包括玉帝村这样粮油基地在内的粮食安全产业带,已经建成200万亩,并全部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实现商品粮油总产量110万吨。引导11家龙头企业、5000家专合社(家庭农场)、100万名群众参与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到2025年,南充将基本建成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的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
为调动各县(市、区)高标准推进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南充拿出600万元专项资金,对年度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成效综合得分排名前三位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专项激励。
此外,我市还拿出8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主体培育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按照3万元/(300-500亩)、5万元/(大于500亩)标准,支持种植水平较高(单产水平高于本县上一年平均水平5%以上)、流转种植面积达到300亩以上的水稻、小麦规模经营主体。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南充除了实现粮食安全产业带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在产业带外,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是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市22个2022年新立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建设相关工作已经结束。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已建成并认定高标准农田475.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0%,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在全省居于前列。
藏粮于技 围绕三个关键环节提高粮食产量
南充市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围绕“技术、种子、机械”三个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提高粮食产量。
南部县益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内,市农技站站长杜晓宇钻进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实验基地,仔细查看农作物的长势。
成片的玉米地,硕大的玉米棒子,整整齐齐排列着,玉米中间套作的大豆也是长势良好。
杜晓宇告诉记者,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实现助农增产增收,南充全市推广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多收一季大豆,有效提高大豆产能。
“我们这片实验基地所选的大豆品种有3个,玉米品种也有几个,就是希望通过实验来验证,什么样的品种最适合在南充推广,以及确定南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标准。”杜晓宇说,这个技术标准包括品种的选择、最佳带宽、播期以及田间管理技术规范等方面。
像益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这样的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全市都得到推广。目前,全市已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4.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30.2万亩,分别占目标任务的60.5%、48.9%,高质高效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
另据了解,目前全市2023年小春粮油作物全部完成收割,收割面积达435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将达66万吨、油料总产量将达40.9万吨。
小春粮油作物丰收离不开机械化耕种的全域推广。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充全市机耕面积已达796.3万亩、机播(插)272.4万亩、机收469.2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9.5万千瓦,总量达到32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预计2023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5%。
藏粮于技,南充还大力推广绿色轻简栽培技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360万亩次以上,实施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200万亩,推广粮油轻简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落实轻简化生产技术450万亩次。
转型升级 现代工业园区数量和规模居全省第一
睦坝镇位于蓬安县西部,嘉陵江蜿蜒而过,造就了蓬安县最大的良田坝区。从无人机的镜头看去,成片的水稻铺满大地,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该镇进一步夯实主业根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成以有机水稻和有机油菜为主的万亩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最终形成“1个粮油主导产业+N个特色种养产业”的产业布局。
在南充市,类似睦坝这样的现代农业园区还有很多。聚链成群,龙头引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南充“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强势跨越划出闪光轨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16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到412.6万亩,园区数量和规模居全省第一。
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提升,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和产量大增,这也为南充发展深加工打下了基础,进而打造区域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支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南充拿出专项资金500万元,对单季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规模达到300亩以上(含300亩)的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工商注册登记的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建产地烘干、仓储、初加工设施进行一次性补贴。
此外,按照建设“1+8”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总体部署,南充市重点建设位于西充县的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和研发中心,提升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全市粮油、肉食品等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全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5%以上。
农业的精深发展,造就了很多知名农业品牌。目前全市“两品一标”产品总量达38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4个,南充市“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获全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7/19/173a9246c96f43319d7014fb84c8c7d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