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我省玉米螟、黏虫、水稻二化螟和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据省气象局预测,7~8月全省气温略高,降水略多,有区域性暴雨和局地强降水,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重大病虫害发生,草地贪夜蛾仍存在迁入我省的风险。各地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的要求,切实做好我省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农业稳定生产,保障“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顺利推进。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地要切实把病虫害监测和防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层层落实责任。本着“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原则,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落实责任,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病虫害监测调查和防控技术指导,确保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执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掌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严格执行病虫情报送制度,科学研判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报信息。
三、加强防控指导。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屯、田间一线,必要时组成专家组,加强对玉米螟、黏虫、大斑病、二化螟和稻瘟病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同时做好应急防控准备,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主要防控技术措施可参照本文附件,或省站印发的《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吉农技总站字〔2023〕14号)。
四、广泛宣传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媒体资源、农业专家热线、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群众从正规渠道对病虫害防治信息的知晓率和防治技术入户率,宣传和指导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确保用药安全。
全省主要农作物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7月以来,我省各地降雨明显增多,温、湿度条件适合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为做好202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防灾减灾保丰收,提出以下病虫害防控措施,供各地参照执行。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控措施
在采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控、人工释放赤眼蜂及稻鸭共育,健身栽培、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控病虫害的基础上,如病虫害发生较重,要及时使用化学药剂控制病虫的危害。
1.二化螟: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穗期虫量较大时也要及时施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氯虫苯甲酰胺等生物农药或低风险化学农药。
2.稻瘟病:稻瘟病重在预防、严控流行。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若气候适温高湿,间隔7天第2次施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嘧菌酯等药剂。
3.纹枯病:纹枯病抓好关键时期防控。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咪铜·氟环唑、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
4.稻曲病和穗腐病: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选用井冈·蜡芽菌、氟环唑、申嗪霉素、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药剂。
5.细菌性病害:针对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药剂选用噻唑锌、噻霉酮等。
6.稻飞虱: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施药,防治指标为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或使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吡蚜酮、醚菊酯、氟啶虫胺腈等高效低风险的化学药剂。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控措施
玉米生长中后期,可采用一喷多效技术对病虫害综合防控。在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压低后期虫量;根据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黏虫、蚜虫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发生情况,合理混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病虫为害。
1.玉米螟、黏虫、草地贪夜蛾等蛀食性害虫:成虫发生期使用灯诱、食诱结合性信息素诱杀;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高密度发生时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等杀虫剂,抓住低龄幼虫(3龄以前)最佳防控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2.蚜虫:后期蚜虫可在玉米抽雄前和发生初期喷施溴氰菊酯、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
3.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等叶部病害:在发病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4.纹枯病:在发病初期(玉米拔节时)喷施井冈霉素A等杀菌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大豆中后期病虫害防控措施
在大豆植株现蕾、开花期,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病虫害防治可采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在发病较重地块可使用化学药剂控制病虫害。
1.蚜虫等刺吸类害虫:可选用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或吡虫啉、高氯·吡虫啉、噻虫·高氯氟等化学药剂喷雾,同时喷施氨寡糖·链蛋白等预防病毒病。
2.大豆食心虫:成虫盛发期洒施食诱剂诱杀,产卵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初孵幼虫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施,老熟幼虫开始脱荚入土前,田间湿度较高时,可选用白僵菌粉剂均匀措施于田间地表防治越冬幼虫。
3.金龟子和鳞翅目害虫:大面积连片大豆田,可采用灯诱、性诱和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集中诱杀金龟子和鳞翅目害虫成虫。
4.叶斑类病害:开花后如遇多雨天气,及时喷施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防治大豆叶斑类病害。
5.大豆菌核病:可选用咪鲜胺、氟唑菌酰羟胺和菌核净等药剂适时防控。
蝗虫防控措施
飞蝗的防治指标为0.5头/m2,土蝗的防治指标为10头/m2,防治适期为蝗蝻2~4龄盛期。
1.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5头/m2以下,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下)和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2~3龄盛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在农牧交错区,也可以采取牧鸡牧鸭等进行防治。
2.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5头/m2以上,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上)采取化学防治,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高氯·马、阿维·三唑磷等。
草地螟防控措施
成虫可采用杀虫灯诱杀。在低龄幼虫发生田块,应先施药后除草,要抓住草地螟幼虫3龄前(卵始盛期后10天左右)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可选用甲维·三唑磷、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防止幼虫从草原、荒地、林带向农田迁移,可采取挖沟阻隔控制扩散危害,沟内可以灌水或撒石灰,也可以对田边、地头、撂荒地的幼虫进行化学防治,避免幼虫集中转移到农作物危害。
“三棵菜”等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控措施
针对豇豆、韭菜、芹菜等主要蔬菜病虫害,积极提倡使用生态调控、健康栽培、高温闷棚消毒、生物防治、免疫诱抗与生长调节、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科学防控。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nysc/202307/t20230715_87396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