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拍摄的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源田园综合体一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小波摄
果树草坪、石板翠竹、青山绿水,满目苍翠中,白墙红顶的村庄和各类文学艺术馆点缀其间。漫步在雨后的龙子湖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行大字在对岸山林中格外醒目。
夏日,记者来到“山东屋脊”沂源——这里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探访沂河源田园综合体,感受这里为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新图景的生动探索实践。
成立于2018年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旅居康养和科研交流等于一身。这片25平方公里的土地,涵盖了刘家坡、龙子峪、姬家峪等7个行政村,其中5个曾是省级贫困村,2018年当年就全部实现脱贫。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历程,就是乡村振兴全链条发展的创新与探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文勇说。
5月24日,在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龙子峪村“时光之花”艺术馆,83岁的村民尚怀娥正在观看展出。新华社记者李小波摄
老乡吃上“艺术饭”
刘家坡村村口有一座颇具艺术感的石头建筑——李怀杰艺术馆,顺着原生态石板路往上走,地中海风格民宿、粉色石壁雕刻、中式乡村书院、莲花石刻喷泉等在绿树掩映下有序分布,绘就一幅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乡村新图景。
刘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刘爱菊见证了这个村从省级贫困村到“文艺村”的变迁。“我们村之前叫‘光坡村’,打眼儿望去全是光秃秃的石头,但这几年村子发展越来越好,已有十余人把户口迁回村里。”
刘家坡村的变化,源于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发起人董方军的构想。“这里的石墙、石屋、石街、石垛,不正是浑然天成的石头艺术博物馆嘛。”他决心用艺术“点石成金”,让老乡吃上“艺术饭”。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次年,应董方军邀请,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凌云带领的团队进驻刘家坡村。几个月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后,他们决定就地取材、因势而建。
旧房拆下的石块、木梁等可用作艺术馆、文学馆的建筑材料;废旧老屋加装几片多彩玻璃窗,就变成色彩斑斓的民宿;世世代代以石头为伴的村民则是天生的能工巧匠。
刘玉堂文学馆、李心田文学馆、桃花岛文化艺术乡村研究院、桃花岛蔚然论语研究院、山东大学作家班文学馆……几年间,一个个文学艺术馆纷纷在沂河源揭牌,一个集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于一体的乡村生活美学综合体初具规模。
“既能找到‘乡愁’,还能发现‘艺术’。无论是住在这里的村民,还是背包的游客,都愿意到艺术馆走走看看,有一种幸福感。”龙子峪艺术馆群讲解员、“90后”返乡青年董雪对记者说。龙子峪村如今已坐拥十几座艺术馆,并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从构想到改建,沂河源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直接间接共带动1500余名村民就业。
5月24日,在山东华盛果品股份有限公司基地,“90后”负责人齐凯与村民一起给苹果套袋。新华社记者马欣然摄
乡村产业“慧”发展
刘家坡村露天地里的苹果树上已挂满团团簇簇的“沂源红”新果,这个响亮的名字是当地果业的金字招牌。
就在果林不远处,一个“智慧大脑”时刻监控着与苹果有关的各项数据。从环境指标、果园情况,到干湿度曲线、实时市场价格,各类动态图在监控室的大屏幕上一览无余。
“只要在手机App上一点,浇水、喷肥、打药都可实现自动化,不到10个农户就能管理300亩果园。”山东华盛果品股份有限公司科沃云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齐凯对记者说。
科技赋能节约了人力物力,还大幅提升了苹果品质和售价。“好生态加数字技术,‘沂源红’苹果发展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红红火火。”鲁村镇党委书记石运忠说。
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更多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是乡村产业的主攻方向。在源河香菇菌棒智慧化培育基地,一个个褐色菌棒经过搅拌、装袋、灭菌、接种、刺孔等程序,出口到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基地负责人张振明说,作为2020年沂源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基地选址与当地特色农业有很大关系。“苹果木是生产菌棒很好的原材料,沂源县正好有苹果种植基础。”
废弃的苹果木用于制作菌棒,待菌子成熟采摘后,废弃的菌棒又为苹果生长提供养料,形成生态循环利用产业链。这符合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设立初衷。
据介绍,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各类产业可实现年收益90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年人均增收1.2万余元,各村集体收入实现增长。
3月27日,沂源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果业科科长徐志芳(右二)在张家坡镇王庄村葡萄大棚内为果农讲解管护技术。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人才兴”才能“产业兴”
“吃个饭的工夫就能去乡村振兴学院听门课。”35岁的姬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海从未想过,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大学教授讲课。
自2020年12月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成立以来,张德海是这个学院培训的3000多名熟悉“三农”知识的学生之一。正是受课堂教学启发,他与沂河源各村党支部书记打算以“共富公司+村集体合作社+民营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引进外来人才、提升当地人才资源的就地培育模式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动出击和前置培育,能有效解决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人才‘下去难、留住难、使用难’的棘手问题。”董方军说。
开设村书记研修班、研究生进修班……乡村振兴学院通过“校地企”共办,正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更高、知识更丰富、能力过硬的当地基层工作者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农村资源禀赋不同,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也不求相同,但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国宝认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养有战略眼光的乡村规划人才是关键。
随着家乡各项基础设施的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返回沂河源。鲁村镇党委副书记高源泽说,这几年,沂河源已吸引40多名大学生返乡入乡,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中国正在山东、江苏、海南、陕西等地积极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试点。以沂河源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全链条发展路径在山东泰安、济南等多地实践,为更多乡村探索田园综合体新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乡村振兴策”。(记者马欣然、吴书光、贾云鹏、李云路、杨晓静)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307/t20230714_43765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