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仲夏时节的福建乡村,尽览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画卷。田野间稻浪翻滚,种粮户们忙着育秧壮苗,整修农机,备战水稻“双抢”,迎接又一个丰收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福建省委、省政府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按照“五级同抓、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全面振兴”思路,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定不移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三农”力量。
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暑假来临,三明市沙县区高桥镇黄溪坑村的曲洋山庄,成了亲子游的好去处。登山览胜,乘船漂流,竞速越野,好不惬意。
过去,这里被称为“猪圈村”。“村里不到400人,却有60多个猪圈,杂乱无章、臭气熏天、苍蝇成灾。”村干部黄禄华说,2020年沙县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依托“宅改”契机,当地整改房屋,提升道路,挖掘农耕文化、曲洋瀑布和山水田园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黄溪坑村从“猪圈村”到“旅游村”的嬗变,是福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缩影。
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重塑、城乡重构,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
面对时代课题,福建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扎实推进——
压实责任,强化担当。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构建“省委统一领导、市县推进落实、乡村组织实施、部门合力共为”工作格局。
规划引领,政策保障。编制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出台乡村振兴“十条措施”,每年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推进“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实行乡村振兴报告制度,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粮草先行,多元投入。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稳步提高,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汇聚合力,人才支撑。选派3736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科技特派员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和重点村,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鼓励台湾团队参与乡建乡创,畅通人才返乡创业渠道。
面对时代课题,福建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所思所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什么?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福建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着手,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接续开展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每年实施一批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等重点项目。全省已实现农村公厕、卫生户厕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面构建,所有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以及通客车和光纤4G网络、有线电视,所有县义务教育发展达到基本均衡要求,建制村卫生所完成标准化改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一体化。
建成什么样?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福建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挖掘八闽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怎么建?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让农民唱主角。
去年,全省启动开展乡村“五个美丽”建设。从农民最容易看得到、最容易见成效的地方入手,坚持不花钱少花钱、不搞大拆大建,引导农民用双手美化身边环境,共建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打造小而精、小而优的美丽家园。
让万千乡村各美其美
经过两个月的修缮改造,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的“祁国艳手作IPA啤酒工作室”开门迎客。工作室的前身,是村里的“22号老宅”,久无人居,年久失修。来自青海的文艺青年祁国艳,以每年每平方米3元的价格,向村委会租下了这座老宅。
修缮一新的“22号老宅”,一层经营独立品牌精酿啤酒,二层用作民宿。青山绿水间,黄墙黛瓦,传统的土木结构、榫卯工艺得以保留,装修用料选自本地上好的杉木。
这些成果源自本土工匠的“匠心”。“用什么木头、木梁多粗多长,我们了然于心。”65岁的木匠潘华亮说,全县已有400多位像他这样的本土工匠,凭借老手艺,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屏南,保存较为完整的村落有100多个。近年来,当地开展古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修缮古宅老屋,若照搬城市模式,容易出现前期工作流程多、费用高、村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当地探索小型项目由村委会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施工的“工料法”模式,可节约三四个月前期时间,节省20%以上资金。
如今的屏南,在文创兴村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电商团队纷纷入驻,发展起民宿、书屋、艺术空间等新业态。这正是福建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生动写照。
从平原到高山,从山村到渔家,从畲乡到客邑……依山傍海的福建,乡村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如何挖掘各自禀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的乡村?福建的答案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乡村规划作为先手棋。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省市县三级全面完成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全面实施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乡村两级制定计划和方案,做到‘一乡一计划、一村一方案’。”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已全面建立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完成村庄规划编制6957个,计划到2023年底实现应编尽编。
按照不同村庄变迁发展规律,综合分析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要素,福建将全省1.4万个建制村分门别类,因村施策——
5494个集聚提升中心村庄,进一步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3908个转型融合城郊村庄,纳入城镇建设统筹安排;4255个保护开发特色村庄,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220个搬迁撤并衰退村庄,限制新建、扩建活动,严格规范村庄搬迁撤并工作;590个待定类村庄,在未明晰具体分类前,暂不安排重点项目和新增建设用地。
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开发古寨、古建筑、古街、古树等资源,做活“古”文章;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发挥革命老区基点村优势,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农业旅游观光四大品牌;上杭县临城镇九洲村依托蜜雪梨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如今的福建,万千乡村各美其美,携手奔跑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康庄大道上。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
在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好风景”为村民带来了“好光景”。
前几年,村里依托海拔高达1370米的云灵山峰,打造云灵山景区,建设集游览、运动、农业、科普、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村里以溪流资源入股,每年可获得租金与分红,老百姓则有了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民陈智林的父亲常年患病,家里还有一双儿女需要照顾。如今,陈智林在景区上班,负责仓库、索道管理,“月工资4000多元,不比打工差,还能兼顾家里”。
近年来,当地依托环境与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农文旅融合“七彩带”——“金色”生态康养旅游、“蓝色”淡水养殖和航空飞行运动、“红色”杨梅、“白色”富硒蔬菜、“黄色”有机水稻、“绿色”花卉苗木、“黑色”中草药种植,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福建坚持把村庄整治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实力、农民增收能力、农村内生动力。
行走在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一座座掩映在绿树红花间的精致农家院落,次第显现。好客的女主人雷凤英,招呼来往游客品尝新制的“官畲”铁观音。
近年来,华安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引导村民依托院落空间,发展民宿、农家乐、特色礼品等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
发展庭院经济,是福建做好“富”与“美”文章的重要抓手之一。去年,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出台实施意见,支持广大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依托住宅院落等可利用空间,发展形式多样的庭院经济。在福建乡村,“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的农家庭院俯拾皆是,特色种养、特色手工、休闲旅游、电商经济、小型服务业等业态不一而足,引领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如今,在福建广大乡村,共富与共美的梦想正照进现实。福建坚定不移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做强做优做大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水果、林竹、畜禽、蔬菜、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累计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1个,培育省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772个,打造形成一批农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强村。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7元、居全国第6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5∶1。
“我们对‘千万工程’的伟大实践历程再学习、再领会,对‘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再认识、再提炼,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转化运用到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来。”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307/t20230711_620352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