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举目皆是;不砍树也能致富,万重青山成了群众幸福靠山;依托田园风光与农家风情,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在福建乡村,百姓富与生态美,宜居与宜业,和谐统一、同频共振。
眼下,福建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美丽经济齐头并进,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镇东占村马山生态公园,是岚岛新晋旅游目的地。沿着石梯拾阶而上,从制高点观海亭极目远眺,长江澳海岸线、风车田、上攀湖等风光尽收眼底。
马山生态公园的前身,是一处采石场。因连年采挖,山体受损,生态恶化,滚石、滑坡等隐患不绝。2020年,村里整合资金,补植复绿,保持水土,沿着山体修建登山步道、栏杆和凉亭。
“废弃矿山重披绿装变身海滨休闲胜地,不仅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还吸引大批游客前来登山游玩、拍照打卡。”驻村第一书记宋弛说。今年年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马山生态公园入选“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案例名单。
建设美丽乡村,既不能“坐在垃圾堆上数钞票”,也不能“守着好生态过穷日子”,必须处理好百姓富与生态美之间的辩证关系。
“近年来,我们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着手,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接续开展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每年实施一批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等重点项目。”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农民也被动员起来,不花钱少花钱、不搞大拆大建,用双手美化身边环境,深度参与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乡村“五个美丽”建设。
一个美丽乡村庭院就是一个致富小舞台。几年前,湖南人尹喜英远离城市喧嚣,回到丈夫的老家——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溪西村,利用一处闲置的闽南古厝及其院落空间,打造慢生活空间“花囍堂”。在这里,游客可以品茗,欣赏乡村即景,感受闽南风情。在溪西村,这样的美丽庭院已有十几户,方寸之地上做出了乡村产业新文章。
人居环境整治“整”出了发展新思路。盛夏时节的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东西溪漫道,溪水潺潺,绿树成荫,村民闲谈休憩,游客纷至沓来。东西溪漫道的建成源于东溪、西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的实施。该项目将丰乐、丰康、丰济等三个村串点连线,打造出一条集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特色产业为一体的“畲族风情带”。
“土特产”做成“大文章”
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是远近闻名的“醋村”。在这里,“土特产”与美丽乡村互动互融。
“醋村”历史由来已久,宋朝就出现了酿醋家庭作坊,传承至今已上千年。但这一古法工艺,逐渐被人遗忘。2020年以前,全村酿醋从业者已寥寥无几。后来,村里牵头成立集体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专业化运营,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原料集采、兜底销售等支持。如今,通过企业联农带农,全村酿醋人家已发展到115户,今年产量可超200吨。
老醋产业复兴了,村里又谋划起农文旅转型。乡村建设成果,为老醋新生铺好了路。尤其是去年完工的岵山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梳理畅通了两岸排水及堤岸道路系统,提升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依托焕然一新的农村人居环境与自然风光,村里建起了醋缸主题景观、醋文化小品、老醋文化馆,开发醋宴和醋小食,引入醋工艺体验、销售定制等新业态,把“土特产”做成了“大文章”。
福建背山面海,八山一水一分田,生态禀赋独特,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孕育出了种类众多又别具特色的“土特产”。基于这样的农情基本面,福建始终坚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
在宁德,一尾大黄鱼“游”出百亿产业,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在永安,一根竹子被“吃干榨尽”,形成了以竹工程板材、普竹板为主,竹香芯和竹机制炭占优势的产业集群;在安溪,铁观音实现了全茶利用,铁观音牙膏、铁观音含片等深加工产品,让老茶乡飘出了新茶香;在屏南,古村落在保护与活化利用中实现再生,吸引全国各地文艺、电商等团队入驻,发展民宿、书屋、艺术空间等全新业态……
“做好‘土特产’文章,要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当地风情;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发展。”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福建先后出台10多份省级规划,配套系列措施,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去年,全省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3万亿元。
“生态碗”就是“金饭碗”
“林下也能生‘金’。”这是邵武市肖家坊镇坊前村种植大户徐敦胜的切身感受。两年前,他通过“森林生态银行”,向村里流转了80多亩林下空间,拿到了一本“林下空间经营权证”,开始林下栽培黄精等中药材。
这几年,黄精市场走俏,但投入也不小。采购种苗、日常管养都要花钱。今年,徐敦胜引进了一套喷灌系统,资金捉襟见肘。这时,手里的“红本本”派上了大用场。以“林下空间经营权证”作抵押,他从邵武农商银行申请到了2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邵武生态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林地338.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84%。近年来,当地鼓励利用广袤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为此,邵武建立了林下空间资源数据库,筛选有流转意愿的林下空间,存入“森林生态银行”,并在全省率先发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当地金融机构对林下空间进行价值评估,推出了“福林·林下经营贷”金融产品,让“红本本”变“红票票”。目前,全市林下种植中药材2.8万亩,年产值2亿元,带动林农4000人,人均增收1万元。
绿色,是美丽乡村最鲜明的底色。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
福建给出了“绿色解法”:一方面,大力修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拳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不断擦亮乡村生态底色;另一方面,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在福建,“空气”也能卖钱。
不久前,永泰县金蛋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蛋鸭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在国际碳信用认证机构Verra官网完成公示。这是福建首个水禽粪污利用碳减排交易项目,每年可将15万吨鲜鸭粪转化为3万吨有机肥,其间减少的甲烷排放量相当于3.6万吨二氧化碳。这些碳减排量,可进入国际碳减排交易市场,卖出真金白银。
在福建,生态有价,生态产品可以闯市场。
南平市探索“生态银行”模式,借鉴商业银行“分散输入、集中输出”模式,引导将分散的森林、水、土地、古厝等生态与人文资源“存”入其中,通过集中开发利用,打造生态产品,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在福建,金融活水向“绿”而流。
去年5月,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市落地,发放全国首批农业碳票。随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白交祠村的三家农户,凭借手中碳票,获得了厦门农商银行莲花支行发放的“乡村振兴碳汇贷”,共计50万元。
……
安居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们愈发坚信: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捧着“生态碗”就是捧上“金饭碗”。
“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三农’力量。”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307/t20230714_620711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