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全年粮食生产重头在大春,大春重头在水稻,而稻飞虱是水稻的“头号杀手”。7月12日,全省稻飞虱等大春重大病虫防控技术现场培训班在广安市举办。为守牢水稻生产安全防线,本次培训班通过现场技术演示、经验交流分享、专家专题授课等方式培训稻飞虱防控技术,并对全省稻飞虱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据了解,稻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具有隐蔽性、暴发性、毁灭性等特点。
据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会商研判,预计四川省今年稻飞虱总体偏重发生,存在局部发生较大风险。“各地要充分认识到稻飞虱防控工作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作为,提早行动,坚决把稻飞虱危害控制在发生初期,把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天,会议下达防控目标:各地稻飞虱防治处置率要达到95%以上,确保不出现稻飞虱30亩以上连片情况,全年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
稻飞虱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当天在观摩现场,只见植保员手持用清水湿润的白色茶盘,将盘轻轻插入稻行,下端紧贴水面稻丛基部,快速拍击稻株中下部。“要连拍三下,然后查看落入盘中不同翅型成虫以及高龄和低龄若虫数量,以此判断是否达到防治指标。”广安区植保植检站站长杨军说,稻飞虱大量聚集于水稻基部吸取汁液,不下田仔细察看,往往容易忽略。
除了田间调查发现,还可利用稻飞虱成虫趋光性、趋嫩绿性,采用远程昆虫性诱测报仪、物联网虫情测报仪等设备,对靶标害虫进行诱集,Al识别害虫种类,获得害虫暴发曲线图,及时监测预警。
会议强调,未来40天是稻飞虱防控的关键时期。面临异地虫源持续迁入、7月下旬8月上旬全省大部将出现多次降雨过程等多重压力,各地要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早发现、早预警、早行动,实现稻飞虱治早、治小、治了。
此外,会议还要求各地抓好二代螟虫、穗颈瘟、稻曲病、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控,全面打响大春病虫害防控总体战。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307/t20230714_643220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